充满诗性的当代画家-鲁刚

导读

他学习传统经典,直追宋、元,旁汲传统文人画,大量的研究式的临摩为他打下了深厚的根底。加上他大量的有创作目的的写生,使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出入自由,游韧有余。近年来,鲁刚在作品题材方面有了较大的拓展,他也画梅兰竹菊等传统花鸟画题材,更多的是描绘鸣禽飞鸟,出于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更融入了他对生活的理解与感受......

鲁刚

艺术家鲁刚简介

1971年出生

安徽颖上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现居北京

2006年作品《瑞鹤图》获第十三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铜奖

2008年作品《清音迎晓》入选第十四届当代花鸟画邀请展

2008年《幽谷》入选全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邀请展

2010年作品《竹雀图》入选《中国工笔画论坛两周年庆典作品展》

2010年作品《风林惊雉》获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优秀奖

2011年作品《信游天际》入选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

2012年作品《暮啼归去》入选中国当代花鸟画展

2011年应邀参加“时代·精彩”全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

2012年参加王天胜教授首届精英班赴韩作品展

2012年参加“美丽中国”全国中国画主题展

2012年多幅作品入选“点击实力——中国画工笔卷”

2013年参加“诗兴依然”当代中国画家八人展

2013年作品参加“海岳风华”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邀请展

2013年参加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邀请展暨《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年展

2014年参加锦云轩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4年作品《曦·兮》获全国第四届线描艺术大展优秀奖

2014年作品《溯流溪去》入选“精致立场”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大展

2015年赴日本参加第二十二届全日中展·东京国际艺术大展

花鳥之情 山水之性

——品鲁刚的花鸟画

在当今社会,要沉潜下来,平心静气地钻研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需要大勇气、大淡定乃至大智慧,鲁刚就有着这份难得的勇略。鲁刚生长于山水瑰丽,且富有重教育、重传统文化艺术的安徽,优美的自然规律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在他内心深处扎下了坚定的人生目标。带着对艺术的执着开始了自己追梦之旅,2006年进入了天津美院教授贾宝珉工作室,一年后继而南下进入了中国美院花鸟画研修班,连续三年的传统基本功训练使他有着极强的创作欲望。2010年到北京,就读于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专攻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学院派对艺术严谨、深入的学术风气亦深深的熏染着他。这些年来对鲁刚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深深影响的是多次写生。

写生带给他的绘画冲动,自然造化的勃勃生机赋予了他自身无限的灵感。在与自然的交流对话中,他体味着绘画带来的快感。在这种冲动与灵感中,他时时在体悟自然与传统精神间的暗合之点,并从此开始不断寻找着自己的语言。在导师们的指引下不但于绘画技法有了跳跃式的进步更研习美学、绘画史论,于素质学养、眼界见识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他的人生经历及他艺术思想的递变,我们似乎已经很清楚地看到了他的发展前景。

鲁刚是一位勤于思考、且一旦认定则坚持不懈的画家。他常讲:我要把传统的绘画元素与现代的审美相结合,就是说符号越传统越好,审美气息越现代越好。基于这种高品位的艺术追求,他专注于花鸟画创作,能够将几乎所有心力用于花鸟画创作。他蛰居画室,背依深远的传统,取诸鲜活的地域资源,皈依本真的个性生命,不浮不躁,潜心钻研,努力于花鸟画创作。他将学到的知识、技艺反刍精进,在艺术上又有了新突破。近期的创作,给我以刮目相看的感觉。

鲁刚是一位具有较高审美取向的画家。他学习传统经典,直追宋、元,旁汲传统文人画,大量的研究式的临摩为他打下了深厚的根底。加上他大量的有创作目的的写生,使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出入自由,游韧有余。近年来,鲁刚在作品题材方面有了较大的拓展,他也画梅兰竹菊等传统花鸟画题材,更多的是描绘鸣禽飞鸟,出于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更融入了他对生活的理解与感受。鲁刚又深入生活汲取养料,重视写生,他常细致地观察身边的方方面面,寻找着生活中生动真切的美景,他的作品往往描写身边司空见惯而又别有趣味的场景。在鲁刚笔下,画作结构清晰,笔墨灵动,呈现为笔端生机郁勃的画面,极具天趣。他笔下的花卉、禽鸟都充满了活泼泼的生趣,让人感受到他对自然、对生命的真挚热爱。

鲁刚是一位头脑清醒、非常淡定的画家。他清楚的认识到花鸟画由于在文人画传统中的特殊地位,使其从形式、构图、笔墨、款印等多方面都存在比较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又往往都与文人画的传统相贯通,需要好好的修炼、修养和文化格调,相对于当今画坛这种浮躁的气氛来说,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一定的决心和恒心的。对这种慢功出细活式的精练,又有多少人能够或者愿意去付出呢?人们往往在反反复复的对比与选择中,去发掘比较收益高、进入快的画种去探索。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看上去与投入收益无关事情最后都能用这种方式来找到很准确的答案。

只有那些从文化的高度去思考、去把握的人,才能瞭望青山不放松,在花鸟画的探索中取得不俗的成果。他在书法上花费的精力和对传统笔墨的体验,为他以后的艺术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画特别是写意花鸟画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菁华的浓缩,要深入其里困难重重。2000多年前,佛陀为了寻求真理“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这种为追求真理不惜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漫漫修学之路,会有无数障碍和困难,需要我们以勇气来担当。鲁刚对人厚道、直率、热情、坚韧,从艺执着、勤勉、明理、融通。他深知此理,并一如既往地努力着,有人说大智慧的艺术家都是设计好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且有定力的前进,最后成为艺术大师的。我觉得鲁刚的人生是有规划的,是具有坚持不懈的定力的,他的未来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鲁刚作品赏析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鲁刚·作品


推广新势力 | 攻学术·领收藏·私人定制

严禁图片运营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