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种族恋爱?女权电影?你确定看懂《美女与野兽》了吗?

《魔戒》的原著作者托尔金曾经说过:

成年人比儿童更需要童话故事,因为童话的完美结局可以慰藉其在生活中受到的的磋磨。

如此说来,时不时给观众来一剂"强心针",或许也是迪士尼除了"政治正确"之外,推出新作时所遵循的另一条原则。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提到过,迪士尼最"宝贝"的公主非睡美人莫属,所以新版《沉睡魔咒》改头换面的改编,也是迪士尼"与时俱进"的一种象征

但如果抛开作品的年代意义和曾经倾注的心血,单就公主本人的形象内涵而言,迪士尼最钟爱的或许是今天重点要说的这位"平民公主":贝尔——一位学识渊博的法国农村姑娘,最终嫁给了本被诅咒成怪兽的王子,并解开了诅咒。



为什么说她才是迪士尼最钟爱的?

首先是她出现的时期。1989年底到1999年,这十年是迪士尼历史上响当当的"文艺复兴时期",所有的旧版故事几乎挨个被拎出来"翻新"。而根据法国童话故事改编的《美女与野兽》,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三部作品。

其次是她的画面。那段时间,迪士尼刚刚收购了皮克斯,皮克斯也顺势将那套为迪士尼研发的电脑动画制作系统应用到《美女与野兽》中。所以你会看到,这部作品的画面对比迪士尼之前的那些,有了肉眼可见的进步和改观。

接着是她的"纪录保持"。简单来说,在《飞屋环游记》出现之前,《美女与野兽》在很长时间以内,都一直是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动画片。

最后是她的人物设定。在贝儿之前,迪士尼所有的公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对王子天生不具有任何免疫力。直到贝儿这个特立独行、饱览群书的"村姑"出现,

她对王子的不屑一顾(虽然王子长得确实够吓人)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原来王子和公主之间的爱情,不是与生俱来的。(虽然本来也不是天生相爱的,但迪士尼之前的作品确实有"命定情缘"的既视感)


也是从《美女与野兽》开始,迪士尼的公主们越来越"离经叛道"——从一开始的小打小闹,一直发展到《冰雪奇缘》中的强大到无以复加,以及《勇敢的心》那样,连爱情线都被砍得一干二净。

可以说,《美女与野兽》既创下过无可取代的辉煌,也从人物设定和故事主题层面,开启了迪士尼公主系列的新篇章。



但是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2017年新版的《美女与野兽》,究竟在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是跨越一切的爱情传奇?还是藐视一切的女权主义?

也许看完你会发现,它只是借爱情,讲了一段"文明的发展史"


01


在原著中,"美女"即象征着文明,"野兽"则等同于"原始"或"蒙昧"。那么结合《美女与野兽》的情节来看,"文明"在家待到索然无味,萌生了向外探索世界的想法。然后在一系列机缘巧合之下,向外拓展的"文明"遇到了原地不动、封闭固化的"野蛮"。紧接着,就是一场漫长而又有趣的同化和改变。

怎么样?是否从中读到了殖民地历史的味道?因为真正广为流传的,同时也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影视改编的母本,均是1889年英国作家安德鲁·朗所作的那版。

这个作品出现的时间点就颇为玩味——承接了乔治时代和时代,并被公认为是和巅峰的维多利亚时代,也是大英帝国不可复制的黄金时代。那时候的英国经济占到全球总额的70%以上,文化输出也是一等一的"野蛮生长"。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时代造就了文学的辉煌。将"文明改造野蛮"的精神内核,放置在一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跨种族爱恋之中,最后还呈现出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这是一个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文化侵略"。



在文学领域,维多利亚时代有专属的一席之地。那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其中的情节和人物基本都遵循着"写实"的风格——将社会现状,以及社会变化下老百姓的思想和作为,通过文学传递出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维多利亚时期固然有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等文学巨匠,但也有很多像《美女与野兽》这样,通过看似"天真无邪的理想国"的情节和人物设定,悄然寄托着殖民主义向外扩张的企图和愿望。


也不能因此就否认《美女与野兽》的文学价值,或妄言改编作品的品质。退一步讲,发展到今天,也许很多人将其解读成"跨越阶级和物种的爱情故事",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02


那么最新版的《美女与野兽》,究竟在哪些地方做了更贴近时代的"文化传播"呢?


首先是贝儿的变化。

在最新版的《美女与野兽》中,贝儿不仅自己读书,而且时不时还对村民的想法、行为发表下意见,甚至她还会在洗衣服的空档,给村里的孩子读读书——虽然最后"惨遭"孩子母亲的呵斥和反对。

这样的情节设定,将贝儿的能量作出了向外的扩散,无形之中,发生在贝儿身上的种种故事,也不再是简单的爱情故事,或单向性的发展——她代表着一种力量,或者说,她是殖民主义原始愿望的具象化。



王子在这一版中,有了更细腻的"前尘往事"。

看过电影的同学应该还记得,王子原先被宠成了什么样子。他就像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巨婴"一样,不仅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连基本的人情世故、同情同理心都没有。

所以在这一版中,女巫对王子下诅咒的波及范围也变得更大——不仅被变化,而且被遗忘。

试想一下,王子原本的状态,是不是像极了物质剧增的殖民世代人物?精神内涵并没有跟上物质的急速发展,这导致在奢靡的生活背后,并没有传承式根深蒂固的贵族精神与之匹配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这一版的王子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被变成野兽后,在文学交流上,和"学霸"贝儿也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

如此说来,形象上的"野兽化",其实也是暗示了后殖民世代的"退化"——虽然失去了高贵的精神甚至丧失了基本的道德,但至少在知识层面(藏书数量)还是不输给平民的。



这是一种变相的回旋吗?把这看成是一种辩证,其实更为客观。而且王子的本性,在故事的最后也得到了证明。这样的结局和故事的开始,就形成了一种"因果闭环"——王子本性是好的,后来变坏只是客观因素造成的。

这是不是在位殖民世代的所作所为辩白?不得而知。但至少王子的设定本身,具有多重意义且和贝儿一样——不单纯象征某类人,更多的是某一文明时代的产物,或后果。


03


除了将原著的内核表达的更直白,也更拟人化之外,新版的《美女与野兽》还给反派人物增加了很多信息量。不管是自恋到极致的加斯顿,还是明显有同性恋倾向的来福......细究下来,他们身上所具备的时代特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故事的2位主角更甚。



新版中的大反派,做起坏事来更"特立独行",转变也更让人"意外"。

回到故事的开头来看,这个人物几乎没有给观众任何"提示"——他是个十恶不赦、心肠坏透的人。因为故事的开始,这个人一直忙着欣赏自己、取悦贝儿,并时不时给自己的随从来点"刺激"——让他时刻谨记自己的位置,并保持忠诚。

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这个人物的本性不再像原著那样"突然",而是抽丝剥茧般地逐渐显现。

面对贝儿的消失、面对"未来岳丈"的态度、面对野兽王子、面对村民......在这些激化的矛盾之下,他最后变得样子似乎连自己也没预料到。而且这一版中,加斯顿在做坏事的时候,没有了同谋(原版中是他跟精神病院院长合伙,新版的院长被他欺骗了),有的只是愚民——无论哪个时代,都不缺乏的存在



新版中的来福,与其说是"同性恋",不如说是停留在"厄勒克特拉时期"尚未开化的成人。

他对加斯顿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不自知、不可控的崇拜和迷恋,但"崇拜"的成分是远远大于"迷恋"的。因为电影中,来福毫不掩饰自己想成为加斯顿这样的人——穿着考究、人见人爱,而且看上去是如此的有思想有见解......简直是内外兼修的典范(只是“看上去”)。

所以在故事的最后,他将对加斯顿的失望,转化成"背叛"。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镜像崇拜破碎"后的触底反弹

他指代的也是一类人,一类找不到心里寄托,进而盲目崇拜的人。这种人放在现在,颇有点狂热粉丝的味道——偶像人设的真相,将这类人的行为底线牢牢攥在手中,好似提线木偶一样。



新版的《美女与野兽》,几乎对每个人物都增加了笔触,使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可信,但也有了更多"雾里看花"的"背后深意"。


04


可以说,新版的《美女与野兽》称得上是"成也豪华,败也豪华"。巨大的投资,上映后迎来一路飙高的市场;前期的宣发也将重点都放在了演员、服饰上。这就导致很多观众记得贝儿裙子上的几千颗施华洛世奇,却记不住电影中的关键台词。

可这样"意有所指"的好剧本,不该被掩埋在华丽的假象之下;剧本人物背后的"辩白"和"呐喊"的光芒,也不该被华服上的水晶所掩盖。



艾玛·沃森的出现,或多或少会让这部电影被认为"女权主义"。这样的理解方向是对的,可结合原版故事的出现时间,以及故事人物的形象变化,《美女与野兽》其实更应该叫《文明的退化与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