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开的车,车主宁愿扔掉也不拿去报废?原来都是聪明人

汽车虽说是个“铁包人”的大家伙,一般情况下倒也安全,但万物必经历衰退的过程,汽车当然也不例外。随着行驶年限的逐步增加,汽车的实际使用寿命也在慢慢缩短,行程越长,汽车的各组零件的功能都会逐一减弱,甚至出现各种问题。对此我国有相应的汽车报废标准,到达报废年限或条件的汽车均要去车管所报废,车主最低可获得几百块的报废金。可为什么不开的车,车主却宁愿扔掉,也不拿去报废?原来都是聪明人。

这怎么说?常规来看,汽车的报废条件为,行驶(驾驶)年限超15年将会被引导报废,或者汽车的行驶里程超过60万公里时,就达到了汽车报废条件之一(没有通过年检也会被报废),满足以上条件的车主,只要到车管所按流程报废即可。但是实际生活中却有很多车主并没有这么做。而在很多城镇中,常常能遇到三三两两没人要的“僵尸车”,被丢在沿边马路,它们往往都是一些破败残旧的老车,使用年限早已超过标准。即使是这样,车主当时也没有选择报废。

停在路边落满灰尘的老车

为什么? 是这些车主们不知道在哪里报废?还是瞧不上那些报废补偿金?都不是,车主们显然都聪明。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报废的内容有些麻烦。

虽说是定点的引导报废,不过实际流程却没有那么简单,车主想要报废一辆车需要走完一套比较复杂的流程,并且在报废前,需要多处跑腿,处理掉该车辆之前所有的违章记录,这个过程不必笔者多说了吧,总之是费时又花钱。而报废之后所得的几百块补偿金就会令车主产生得不偿失的感觉,总归三个字:不划算。

为此很多车主选择了另一条“报废途径”—卖废铁。即使是即将废弃的老车,但汽车本身的很多零部件拆吧拆吧还有价值,转卖至废铁回收站,车主一般还会获得千元的废铁金,并且这个过程简单直接,省时省事。

不过笔者却并不建议广大车主都采用这个方法,具体两点原因。第一,不经过正规报废地点以及正规报废流程的汽车,会影响车主二次购买新车,会存在诸多限制,第二,易影响车主个人信誉。所以正规流程该走就走,过程麻烦但之后就没什么事了,而撂在路边或者选择卖废铁反而会有很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