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阿胶的失败案例总结

笔者持有东阿阿胶,不怕大家笑话,目前也是浮亏比较多,成本在38左右。目前看,当时的买入确实付出了错误的价格,但是公司本身我认为是暂时性的经营困局,持股不动输的只是时间,所以也不会卖出。但是,我需要总结,只有总结才会让我以后少犯错误。



今天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总结观察,如何避免买入这种品牌家喻户晓,前途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但是后期可能业绩暴雷的公司,下面做个记录和分享吧,也希望能扩展到其他公司,进行提前排雷。

单就东阿阿胶而言,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常见的财务指标去查看,看看怎么能尽早发现问题。

1.营业收入增长是否下滑(滞后,但是很重要)。

这个指标是非常滞后的,不管是从年报,还是季报的业绩趋势看,都不太能看出来阿胶经营恶化。因为应收账款这个事情,是可以做到利润里面去的。而且就算2008年年报显示增长停滞,营收下滑,那也是2019年4月份公布年报,而股价已经跌的不能看了。所以,这个指标排雷不太灵。


2.净利润增长是否下滑(滞后,但是很重要)。

同营收一样,不好使。根儿上原因是净利润和营业收入都可以通过财务报表进行调节,从而使表面看起来没什么问题。


3.每股经营现金流(非常有用)

我认为这个是比较难造假的,上市公司你再吹破天,你现金流是实实在在的,进了多少账,这个比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调节起来难度要大多了。我们可以看到,自东阿阿胶上市以来,

从2012年的一季报和中报开始首次连续2次出现现金流是负的。

又在2016年的的一季报和中报再次连续2次出现现金流是负的。

又在2018年的的一季报和中报再次连续2次出现现金流是负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2012年以前东阿阿胶从来不会连续出现连续2个季度的现金流都是负的,而后来出现了呢?事情反常,就必定有问题。自2006年秦玉峰执掌阿胶以来,开始不断提价,并鼓励经销商吃货,时间长了,涨价难以维持,经销商囤货也有极限,现金流方面也逐渐暴露出问题。

你可以看看恒瑞医药、片仔癀、五粮液这种公司,偶尔会有一个季度现金流是负的,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连续两个季度现金流为负。


4.应收账款增长率相对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非常有用)。

过去10年,阿胶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5.8%,而应收账款的复合增长率为23.28%,客户的欠款占收入的比例增加的有点厉害,过去10年平均每年增速差距基本在7%,而最近5年的差距更是达到25%和32%。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数字,非常明显有问题,是不可持续的,这表示公司对渠道商的话语权下降,产品不够强势,所以人家可以赊销,拖欠的你的货款。所谓应收账款,就是货发出去了,但是钱没收回来,可能收回来,也可能收不回来。如果产品很畅销,代理商敢欠钱吗?

这里顺便要说一下,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是不一样的,票据是由银行或公司担保的,收款的风险比较低,而应收账款是切切实实没拿到的钱,钱还在别人口袋里,没有担保。




优质公司的应收账款增速基本上不会大幅超过营收增速,甚至会低于营业增速,表示产品的话语权一直比较强。


另外,从现金流对净利润的比值上,也可以一目了然看出阿胶的经营质量在稳定恶化,而且在2017年基本上就可以明显看出恶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总结起来,不管是计划买入或者持有中,都应该密切关注“现金流量”和“应收账款”,另外还有“存货”和“周转天数”“短期借款”等,比较他们和营业收入的增长率相对情况。一般企业营业收入增加,应收账款和存货增加都是应该的,但是最好是和营业收入保持一致,如果增长过快,可能就有问题,要谨慎提防。


最后说一下,我认为阿胶不会因为“水煮驴皮”就没人吃,因为毕竟很多人吃了还是有效果的,但是也有人吃了没效果,中药不就这样嘛,而且几千年的东西,怎么可能因为一个水煮驴皮就倒了,不会的。水煮驴皮只是一个概括,好东西做出来需要工艺,需要纯度,为啥你自己在家不自己炖驴皮吃呢,是不是?你也不会在家自己酿白酒,因为你没那工艺,做不好。

但是也要意识到,公司确实经营遇到困境,管理层也说了给他们两年时间调整,我对阿胶的未来还是抱希望,但是也有很多不确定性,现在170亿市值的阿胶说实话,如果未来不增长,每年如果就挣13~15个亿,目前还是贵了点。如果能够打破困局,继续增长,那还是有不错的回报,这就是在“赌”困境反转,所以建议稳健的投资者,少参与或者轻仓,但如果你有情怀,那另说,毕竟阿胶长期看,一定是不会倒闭的,只是利润兑现的时间上,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需要熬时间。


【特别说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为个人投资心得梳理,本人不对信息的不准确或遗漏承担任何责任;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不构成交易和投资的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