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纪实文学《魂牵越北那座山》之七——停止进攻,防御待命


殷毅著

第十七章 停止进攻 防御待命


从班英向北是犬牙相错的崇山峻岭

3月10日晚上9点,448团接到师指命令:停止进攻,收拢队伍,做好回撤准备。回撤路线:从原路返回到高平后,向北沿公路从平孟关入境。

高立华参谋长挥舞着抄报纸告诉大家:“上级可能让我团今晚12点撤军,大家立即做好行动准备。”

说完,高参谋长来到殷涛面前:“小殷啊,晚上再辛苦一下,就不要睡觉了,你这部电台要和师指挥部保持随叫随应,如有命令立即告诉我。”

殷涛回答:“请参谋长放心,坚决完成任务!”

听到要回撤的消息,团指阵地上的战友们都很高兴,不一会儿就把各自携带的军用物资捆好,躺在潮湿的掩体里谁也没有睡觉,眼睛紧盯着殷涛这部电台,静静地等待着出发的命令。

晚上11点刚过,殷涛看见师侦察科的丁科长带着侦察连的战士们沿着公路又撤回来了。付副参谋长没有回来,听说留在3营7连的阵地上组织防御了。

我军战士坚守阵地(资料图)

已是3月11日凌晨了,殷涛还是没有接到师指撤军的指令。

高参谋长又过来了。殷涛朝他摇了下头,高参谋长拍了下他的肩头说了声:“辛苦了!”就回掩体了。

一直等到天亮,电台仍然毫无动静,战士们都有点着急了!

3月11日6点,殷涛向各部传达了团指命令:停止进攻,继续防御,随时准备回撤;命令七号付副参谋长到最西侧的2营阵地,组织2营掩护大部队沿公路回撤的准备工作;各部清理收缴的物资,已拆掉引线的弹药交给特务连工兵排,装填在涵洞里准备引爆。

五号首长田文超副政委带着警卫员安林站在山坡上,招呼团直各单位收拾装备、物资,做好回撤准备。

殷涛给电台换上了一组新电池,整理好附件袋和电文包。

收拾停当后,殷涛看见公路上其他连队的几个战友,每人背着几只水壶,咣当咣当地向山谷方向走去。他让陈孝清守住电台,拎着身边几位战友的水壶,顺着羊肠小道下去打水。

山道两边的草丛上结了很多露珠,不一会儿两腿就被露水打湿了,凉飕飕的。

山谷里有一汪山涧溪水聚成的小水潭,清澈见底。战友们排着队轮打水,有几个战士干脆趴在水潭边喝起来。

殷涛看见通信连骑兵通信班副班长宋勇(江苏盱眙人)也在打水。他们是一起参加四川扩编的山东老部队战友,由于知道要回撤了,彼此的心情都比较轻松,擂胸拍肩的格外亲热。

这次出境作战,骑兵通信班的8匹军马没有带来,宋勇他们都改为徒步通信,前后跑来跑去的。

殷涛笑着说:“大勇(宋勇的个子高),你这个横刀立马的威武大将军,如今变成水浒传里的神行太保了!”

宋勇说:“有你的千里眼、顺风耳(电台),我们也轻松多了!”

他见殷涛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知道又熬了一个通宵,就关心地劝他休息一下,别累坏了身体。

殷涛望了一眼山脚处的公路说:“马上就要回撤了,电台肯定停不下来,还是到车上再说吧。”

两位老战友闲聊了几句后,就将几只水壶灌满水,赶紧回到了团指阵地。

战友们坐在战壕里啃着压缩饼干,吃着红烧肉、豆角罐头。

特务连的小战士贵娃正在和秦明正(云南昭通人)几位战友轻松地聊着天。殷涛一旁听着,正寻思着要和这个贵娃聊聊家常。这时,他发现高立华参谋长走了过来,就立刻迎了上去。

原来,团指15瓦台刚刚收到师指电报:兄弟部队的两个营准备攻占公路南侧的一处高地,清除大部队回撤道路上的隐患,命令448团在原防御阵地一线再守一天,具体撤退时间明天再确定。

根据高参谋长的指示,殷涛立即向各部传发了团指的最新命令:各营在原阵地继续组织好防御,同时向前沿派出潜伏哨,密切监视敌人的动向,严防敌人反扑。

中午时分,李绍文团长带着一行人到公路沿线巡查去了。

炊事班烧了一锅热腾腾的大米饭。已连续吃几顿干粮了,战士们都急不可耐地围上来盛饭。

陈孝清两只手各拿一只碗,直接从饭桶里舀起两碗,乐滋滋地端到殷涛的跟前,嘴里直催促:“班长快吃,我再去盛!”

殷涛笑着说:“别噎着,回国后有你吃的。”尽管没有什么菜,但大家就着大头菜吃得也很香。

这是殷涛一生中最后的一顿大米饭!

炊事班战士送来大米饭(资料图)

这时,2营报来情况:阵地前沿有敌人活动,企图不明。

李兆璧政委随即命令七号立即回到2营高地负责指挥,随时准备战斗。

但是一直到傍晚,2营阵地都没有传来枪炮声。估计敌人这两天也被448团打怕了,不敢轻举妄动。

殷涛注意到与上级联络的15瓦台电报的来往密度明显增加了,报务员颜青峰在不停地收、发电报。同为报务员的他敏感地知道可能有重大情况!

果然,宋勇急匆匆地跑到公路上找团长了。

不一会儿,李绍文团长带着一脸的疑惑回来了。

原来,师指改变了原先的回撤安排,命令448团不从公路随大部队回撤,而是单独由班英直接往北,全团走小路,再打一次穿插回撤!

几位首长立即聚在地图旁指指点点,研究具体的回撤路线。

最后确定从班英东侧的一条小路出发,向北沿那嘎、朗庄、475高地和天峰山一线搜索前进,穿插回撤。

这个回撤的路线,正好与开战之初41军的121师穿插路线反向。121师当时在这条路线上屡遭敌人阻击,伤亡很大,因此到达扣屯会合点时比预定时间迟了一天。

(448团回撤路线图。深黑色箭头为448团穿回撤方向,其他为友军开战之初穿插作战路线)

半小时后,团指下达了行动的预备命令:

改变沿原路回撤的计划,以副团长胡庆忠、副政委龙德昶带领团前指和2营为第一梯队,沿班英西侧小路向北搜索前进。团指率1营、3营作为第二梯队,去山里再打一次穿插。具体行动时间待师指通知。

听到这个命令,大家刚刚松弛的神经一下子又绷紧了,心里都在打鼓:不是说按原路全师一起回撤吗,怎么又变成分路穿插回撤了呢?

很明显,如果按原路回撤,448团的东边就是449团和450团,而且448团当时所在的位置在班英一线,离朔江至高平公路的河安地区直线距离只有十五公里,41军122师就在河安一线,回撤时如有情况也有个侧应。况且,接运部队的军车已经停在后面几公里处的3号B公路上,既快又安全。

已经连续激战了几天的疲军继续穿插回撤,沿途山峦叠嶂、地形错综复杂,敌情不明,大家的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存有顾虑!

其实,当时41军接到撤军的命令后,军前指并没有具体规定150师的回撤路线,只是要求师里先报行动方案。

在回撤路线的安排上,150师刘同声师长与军驻师工作组意见发生了严重分歧。刘师长认为全师已经基本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部队应沿公路原路返回,快速撤回国内。

而工作组的意见是150师作为预备队,只参加了东线战场第二阶段的清剿扫尾战斗,部队还没有得到充分锻炼。按照边回撤、边作战的思想,应到山里再打一次穿插,走北路从天丰岭地区清剿回撤,“搂草打兔子”,争取更大的战果。

关豁明副军长提出:先期在公路北侧执行清剿、收容任务的450团,从809高地方向沿东侧路线继续向北清剿回撤;完成向纳隆地区迂回进攻任务的449团,由班俊地区沿361团北上路线,向河安方向清剿回撤;最西侧的448团由班英地区直接向北,走山区小路沿天丰岭方向清剿回撤。

关副军长是吉林伊通人,满族,学生时期就在北平参加过学生运动,后来在国民党部队当兵,抗战期间参加了八路军。在抗美援朝作战中,他曾率38军340团突破敌人的“三八”防线,纵深百余里占领“七峰岭”一百多天,名震朝鲜战场,是个屡历战火、战功显赫的老战斗英雄。

可是这次,他——错了!

由于驻师工作组坚决要求150师作战回撤,结果致使原本在自卫反击战第二阶段初期作战中,取得不错战绩的150师蒙羞。关副军长在448团回撤上出了问题,也遭遇到他军旅生涯的“滑铁卢”。

很显然,10日晚上448团接到的师指命令,是刘同声师长根据41军前指的计划预先下达的。师指首长们在回撤路线上意见不一,就是448团接到预先命令后,迟迟得不到后续行动命令的原因。

双方争论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最后只好致电上级决定。

广西前线指挥部、41军指挥部认真分析了整个东线战场的态势,加上中国军队回撤到国内的最后时限已经向全世界公布,经过慎重考虑,电复150师可以按原路线回撤。

这份电报是师通信营2连的一部15瓦台电台收到的,报务员当时就把电文交给机要参谋了。

但是,就在这个环节出现了一个不该发生的错误。

这个致命的错误,加上一些指挥员后期指挥失误,特别是个别指挥员最后畏敌怯战,最终导致了448团在那嘎一线被敌人分割包围,全团官兵喋血突围,几百名战士牺牲、被俘的严重后果!

(2015年9月底,原150师通信营报务员周亚(中)、448团特务连李昌茂(左)、100炮连赵斯廷重返当年曾经浴血奋战的战场旧地,心情难以平抑……)

关于这个致命错误,原448团特务连警卫排战士李昌茂,在《突围-我的中越战争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后据了解,造成我团损失惨重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一份电报未翻译传达……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又急电命令我们往高平方向原途返回,并且调配了大量军车在高平省城等候,将我们接送回国。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份电报在跟随我们一同作战的师机要科机要员收到后,他自认为是一般的普通电报……不外乎就是叫我们保持联系、注意安全罢了!因而就没有翻译这份事关全团上千名官兵命运的急电……

原150师通信营2连15瓦台报务员周亚在回忆录《不见·老朵日记》中也有记述:

……各单位在进行评功论奖的同时,对我师448团2营被围歼的责任追究也悄无声息地展开了。据说有一份重要的电报被机要员延误了,而这份电报恰恰是我连另一部电台经手的。该台台长曾几次被请去协助调查……

由此可见,无线电通信在战场上占据何等重要的位置,一丝一毫的疏忽就会导致全军覆没!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对战略性撤退均持相当谨慎的态度,如依次而行、交替掩护等等务求环环相扣,不能有半点差池。若部署不周,撤退的危险甚至大过进攻。

448团作为主攻团,当时正在全师最先头的班英一线作战,是整个高平战场中国军队的最西侧外围,处于天峰岭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属高平省原平县朗门、北合、明心三个乡的结合地带,东北方向就是平江(中方称“朔江天险”)。

这里群山环抱,山高林密,怪石林立,山水相交,岩洞成群。崇山峻岭中羊肠小道纵横交错,地形十分复杂,态势非常凶险,是胡志明“抗法”的根据地。当年法国军队在这里打了三个多月,一直没有攻下。

448团孤军在山岳丛林中大纵深回撤,两翼没有友军侧应配合,面临的凶险可想而知。

但是军令如山,448团必须执行!

3月11日,448团各部在阵地上继续防御,除了偶尔传出几声敌人的冷枪声,一天无战事。

战士们当然不会知道,师指的首长们就回撤的问题,曾经发生过激烈交锋。更不可能知道,因为一位机要员的疏忽大意,即将断送一大批无辜战士的年轻生命!

如果真的有先觉……

晚上,这些归心似箭的战士又在越北这片陌生的山林里,静静等候了一夜,迎来悲催、惨烈的第二天。

(未完.待续)


448团欲孤军穿插回撤的区域


448团欲穿插回撤的区域


448团欲孤军穿插回撤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