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分封的诸侯国里,有哪些姬姓诸侯国,为什么到战国只剩下燕?

大马哈鱼12


战国时代是从周天子承认三家分晋为标志,一直到秦国统一六国,这一时期的姬姓诸侯国远远不止燕国,就连战国七雄里也不止燕国。

1.郑国:

姬姓诸侯,西周末年分封,原本是周天子的内幾诸侯,随周平王东迁。在郑庄公带领下成为春秋初期的第一大国,但在战国时期走向了衰败,最后被三家分晋后的韩国所灭。

2.卫国:

受封于西周初年,直到公元前209年才被秦二世彻底废除。

3.战国七雄的魏国,其实也是姬姓诸侯,魏国先祖是周文王的儿子毕公高。

4.战国七雄的韩国也是姬姓诸侯国,国君是姬姓韩氏,先祖是晋国大夫韩武子。


百胜军节度使


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周武王姬发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西周建立后,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来的地区,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但如何牢固控制这大片领土,成了周武王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于是,他采用分封制的策略,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荀子》记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对于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部分都是姬姓诸侯国。不过,进入到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弱小的诸侯国相继被消灭,这导致姬姓诸侯国的数量自然锐减。乃至于一些人认为,在战国时期,只有燕国这一个姬姓诸侯国了。那么,问题来了,战国时期,除了燕国,到底还有哪些姬姓诸侯国?



历史烂番茄


武王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为列国诸侯,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一共71国,其中姬姓子孙的封国最多,有53个,有晋国,管国,蔡国,霍国,鲁国,吴国,虞国等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管蔡霍三国,西周初期,爆发了三监之乱,管蔡霍扶持纣的儿子武庚一起叛乱 ,周公东征,灭三监。晋国是周王朝姬姓诸侯国,也是春秋时期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是这样一个综合实力强国最终“三家分晋”,走上灭亡。许多姬姓王国在春秋乱战中被吞并。到战国时期,其实不止燕国留存下来,还有鲁国,卫国。不过战国中期鲁国被楚国灭了,前343年,魏废姬姓卫君改立卫灵公的别支后裔子南氏为卫君。战国中比较出名的七国便只有燕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