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按下“快进键”育秧春耕保丰产

连日来,安徽省春耕生产陆续按下“快进键”。政策支持、技术指导、新模式推广,多管齐下,各地农民抢抓农时,积极进行水稻育秧播种,为今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眼下正值育秧时节,在庐江县郭河镇一家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薛伦正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展开工厂化育秧。今年他针对市场需求,将早稻种植面积由去年的600亩提高到1200亩,并且对品种进行了调整,全部栽种再生稻。

合肥市庐江县郭河镇 种粮大户 薛伦:

技术方面有全程服务 加上政策的支持 我们的订单早已签过了 我们不愁销路 所以我们干起来就很有信心。

合肥市庐江县农业农村局 总农艺师 吴周:

对于发展双季稻的 我们较单季稻补贴标准要提高20% 规模种植户 早稻再增加(每亩)100块钱的补贴,保证全年我们粮食增产增收。

今年芜湖市大力推广钵式育秧、机械化抛秧等新农艺,提高早稻的播种面积和生产效率。在芜湖市三山区种粮大户林章保的农田里,新型的早稻抛秧机正在以每小时10多亩的速度有序抛秧。相比传统的人工抛秧,机械化抛秧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多,还能减少30%左右的种子用量,提高产量10%以上。

芜湖市三山区 种粮大户 林章保

给我们节约了成本,一个是人工减少了,一个药水减少使用,420亩田我可以节约5万多块钱,我们种田更加有信心了。

中联农机销售总公司 副总经理 高维军:

因为有序(抛秧),所以后期的管理可以实现机械化,透光、透风效果好,很多病虫害也不容易发生,也减少了(农)药的用量。

为了适当扩大早稻和双晚稻种植面积,芜湖市筹措财政资金440万元,用于支持发展双季稻和推广再生稻一种两收模式。

芜湖市农技中心农技站 站长 丁卫东 采用集中育秧 然后机插还有机械化抛秧 来扩大早稻生产 目前我们全市的早稻种植面积由去年的38万亩增长到今年的45万亩,增幅在18%左右。

目前,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加强春季粮食生产指导,已整合2145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恢复早稻生产,同时要求江淮和皖南地区扩大一季稻种植面积,春种将发展800万亩优质专用水稻,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