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先行者 “火神”“雷神”守护人

污染防治先行者 “火神”“雷神”守护人

武汉市疫情防控生态环保工作突击队协同建设组


2020年1月23日火神山医院建设启动、1月25日雷神山医院建设启动,2月7日医疗废物应急处置项目建设启动。如何解决项目环保设施配套、保障项目建成后能够正常运行,维护项目周边环境安全,所有人都非常关注。

协同建设组第一时间安排专人驻点参与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和医疗废物应急处置项目建设现场,督促、协调相关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工作,确保有关环保设施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火神山医院建设完成800吨/天的污水处理设施、3台分散式医疗废物处置设备,雷神山医院建设完成1000吨/天的污水处理设施、2台医疗废物处置设备,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中心建成3条10吨/天的医疗废物高温蒸煮处理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这三个项目的建成投运,有效维护了疫情防控期间全市环境安全。

疫情就是命令。协同建设组的同志们接到任务后没有丝毫犹豫,在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期立即奔赴项目建设第一线。

不论刮风下雨,协同建设组主要负责人都坚持到项目建设现场检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运营中的相关问题。

三个重点项目,每个都承载了全市生态环境人的殷切希望,每个都是千斤重担。协同建设组不惧风险,克难攻坚,英勇奋战,对照节点目标,争分夺秒、日夜赶工,全力做好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并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在火神山,李华怡、余盛颖同志每天驾车40多公里到达工地周边,再步行约3公里泥泞道路进入建设现场,协调解决施工场地、吊装设备、配件材料以及用水用电保障等问题,除了督促工程进度,还要协调物流车辆道路通行、做好相关单位来汉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安排相关人员食宿等,常常顾不上吃饭,经常深夜才能回家。

在雷神山,李宗泽同志想尽各种办法,以最快的速度协调物流、吊车等将设备运进城。严格项目环保要求,指出安全隐患,多次协调设计单位修改废水处理方案,最终促成冲洗废水通过污水管道接入附近污水处理站消毒处理后排放。建设期间早出晚归、饥一餐饱一餐和每天长达11-12个小时工作时间在这里已经成为常态。

在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中心,左鹏飞同志在项目建设方抵达项目现场后连夜组织召开项目建设协调会,讨论建设方案,做好项目组织协调、资源调度、服务保障等工作。2月14日晚上突降大雨、气温骤降,担心大雨有可能造成深坑塌方出现安全事故,顶风冒雨赶到现场组织人员力量加紧施工和吊装设备,有效的保障了工程安全和施工进度。

项目建成后,后期运行维护更加重要。协同建设组多次与相关公司认真协商运维合同,加强沟通交流,了解项目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协商解决办法,确保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运行顺利衔接。同时,全体人员积极帮助运维单位解决实际困难,协调解决外地来汉援助人员食宿、个人防护等,解除运维人员的后顾之忧。2月初在全市防护物资异常紧张的情况下,驻点火神山医院的李华怡同志多方联系市疾控中心和军方,为火神山医院医废焚烧运维单位解决了每天10套防护物资,并协调落实了吨桶、手动叉车、柴油、消毒喷雾器、消毒剂等一批物资;左鹏飞同志细心谋划,多措并举,多渠道储备项目应急防疫物资,做好应急支援保障工作,协调各方捐赠中国节能医废转运车18辆、周转桶2370只、周转箱5000只,同时动态满足项目半个月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需求量。

协同建设组全体同志不畏艰苦,攻坚克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生动诠释了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用他们逆行的身影和辛勤的劳动践行着环保人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