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行业形势严峻,疫情下供给链断裂,如何自救成关键

今年开年的疫情大家也都见识到了,因为疫情的影响,几乎全球全行业都受到了影响,众多行业纷纷出现衰退,股市下滑,严重的甚至导致企业关停倒闭。

而因为疫情所导致的大量的工人无法复工,整合制造行业都出现了断层。全球有超过上百个车企工厂停工停产,超过千万的工人无法按时复工,工厂无法按时完成订单,企业的生存也陷入困境。

美股上市车企在短短一天内市值就缩水3000亿元,复苏趋势刚刚冒头的中国车市,行业同样不容乐观。

现在的很多车企都在转型开设新的生产线,来生产口罩,菲亚特克莱斯勒将用一家汽车厂每月生产100万个口罩。大众集团采购价值千万的医疗设备运往德国,工厂也开始生产口罩,甚至计划利用3D打印机制造医用呼吸机。通用计划工厂也生产呼吸机,福特则与3M、通用电气医疗合作生产呼吸机和医用面罩。劳斯莱斯、捷豹路虎等都开始了生产医用物资。

但这依旧只是杯水车薪。到目前为止,特斯拉、蔚来、通用汽车、福特等多家车企市值蒸发总额约3146亿元。特斯拉市值在3个月内从年初的1600亿美元跌至785.63亿美元,相当于蒸发了约3.2个通用汽车的市值。戴姆勒、大众的股价也在过去4周下跌44%-48%。

汽车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要求,福特、通用、菲亚特克莱斯勒等底特律三巨头在北美地区的工厂全部停工,至少15万名工人受影响。福特、FCA欧洲工厂已停产两周,停产停工潮已经迅速蔓延至东南亚、印度及俄罗斯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显示,2月汽车销量同比下滑79.1%至31万辆,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81.7%至22.4万辆。

不过好消息是,现在国内的汽车企业正在大面积的复工,位于武汉的工厂也都处于了复苏状态。但是目前的汽车供应链已经形成了全球产业链条,所需要的零件也不可能全部自己生产,国外的疫情开始全面爆发,或多或少对国内汽车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如何积极的应对疫情的后续影响,最大程度的减少国外汽车零件的供给链压力,才是国内企业行业最需要思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