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四大预测,楼市提前揭秘走向


疫情之后,人口如何流动?楼市如何变化?


近日,由保利发展控股战略研究院联合保利投顾研究院发布的《保利2019-2020年房地产行业白皮书》,对今年楼市走向做出权威预判。


开门见山,小编为大家梳理《白皮书》的四大重磅研判!


预言一

东部仍是“移民”热点

外来人口更愿买房


“房产证就是通行证”,一场疫情让人意识到自有房产的重要性。


《白皮书》指出,疫情黑天鹅后,流动人口的购房扎根意愿将会更强。


调查显示,疫情后50.9%的购房者更倾向在资源集中的城市置业,且更关注物业、医疗等资源。


那么,外来人口主要“流”向何方?


《白皮书》通过分析全国337城、14亿人口、横跨20年的数据后发现,“城-城”的流动正在加速。


迁徙者“用脚投票”,迁移方向也将呈现多维极化格局:“跨省远赴东部与省内就近集聚并存”、“东部沿海中西部明星引力同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尤为受宠,成为全国移民热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人口迁移的模式将从独立迁徙变为举家迁徙,这样的改变将催生更多的买房置业需求。


预言二

大城市不够大且少

未来15年超大城市或超10个


《白皮书》指出,我们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城市大变局的前夕。


对于大城市发展规模正由过去的“控制”转变为“市场主导”,眼下国内各大城市为了吸引人口,“抢人大战”愈发激烈,“城市晋级赛”已是必然趋势。


因此,《白皮书》预测:未来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毕竟,对比日本前10大城市人口占全国46%,英国21%,中国仅为9%;很明显

中国的大城市不够大、不够多


《白皮书》预测,未来15年中国超大城市有望超10个特大城市有望超15个


大城市进一步“变大”,意味着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还将继续“成长”,一二线的大城市仍然是买房的优先考虑的机会点。


预言三

房价走势分化

不同城市涨跌周期不同


买房看大势,但在未来,买家也要因城而异,不能盲目跟风。


白皮书分析指出,同能级、同区域内部,不同城市将有不同的涨跌周期。


具体来说,一二线城市房价受限价政策影响;三四线城市房价受供给和购买力影响。


来看其对不同城市房价走势的预测:

1、刚性限价城市:“中心-郊区”价格体系过于扁平。上升期一二手价格倒挂,中心区高热。下行期板块分化,外围走弱。如华东、中部个别二线城市。


2、弹性限价城市:走高后乏力,盘整期、修复期相对较长。如广东、福建个别一二线城市。


3、供给放量城市:补库存过量过快,供需反转,成交萎缩。如河北、湖北个别三四线城市。


4、需求透支城市:房价超过天花板,脱离购买力,棚改走弱,价格虚高回调。如山东、湖南个别三四线城市。


预言四

楼市需求只会延迟不会消失

好产品将更受买家关注


疫情之下,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也使更多人迷失了方向。


《白皮书》给出的明确预测是,虽然楼市曾按下暂停键,但需求韧性仍在,只会延迟,不会消失


此外,《白皮书》还指出,疫情影响买房观,消费者还将重新审视自己对房子的态度。


什么样的房子才是好房子?


从真实的居住需求出发,买家对好服务好产品的渴求愈加强烈,品牌房企的好产品也将更受关注。

当然,以上业白皮书的四大预言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干货还需深入探索。


为什么《保利房地产行业白皮书》对行业的研判会如此受关注?因为3年来,它的5大关键预言均已成功兑现!

是不是不敢信?事实为证,我们一一来看:


兑现预言一:“房地产正处于总量峰值时代”。全国房地产销售额将不断创新高,预计近年全国规模达15万亿+

尤其是18年和19年销售金额双双破15万亿,几乎与白皮书预言“神同步”


兑现预言二:全国房价趋于平稳,连续两年百城一手住宅价格环比低于0.5%


兑现预言三:核心城市群非一线“带货”强,一线城市价值外溢,行政边界不再是市场边界,物理距离打破心理距离。


兑现预言四:整体楼市2018年上半年比下半年好,拐点时间出现在2018年4季度。


兑现预言五:新房市场结构发生改变,“改善崛起”,2017年是保利历史以来大面积去化最好的一年。

备注:数据来自克而瑞,小面积段为90㎡以下,中等面积段为90㎡-140/150㎡;大面积端为140㎡/150㎡以上。


敬畏市场、读懂城市、遵从逻辑,建立理性独立的研究观,这是保利房地产行业白皮书一直所坚持的。
探寻市场和行业的发展规律,关于地产行业,你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