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为什么会选择多买一套房

转自三鱼投资说

2020,我为什么会选择多买一套房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开始返城或者返工了吗,作为一个靠码字吃饭的人,这点上我还算讨点便宜,笔记本在哪,哪里就是我的工位。

按理说,作为受到冲击相对比较小的行业,继续保持一种谨小慎微的态度,就可以了,然而我却默默定了一个小目标,2020再艰难,我也会多多努力,再给自己多买一套房。

是不是听了完全没什么关联?别急,我想和各位聊聊这段时间我的感受和思考,以及动机。

2020,我为什么会选择多买一套房


首先,我第一次深深的感受到,什么叫房子是城市的股份,而房本是城市的股票。

这件事不发生在我身上,但是发生我几个好朋友身上。

他们或许行业有差别,或者能力有高低,但是这种情况下,他们有个共同标签,叫租客,叫外来人口。

对,之前他们已经没法回到他们为之奋斗实现梦想的城市,因为当前不少的城市,对租户实行了一刀切的暂停返回的政策。

2020,我为什么会选择多买一套房


以至于流传一种说法:你以为口罩才是目前硬通货,错了,房子才是。

看着很不近人情,但这也是城市目前形势下的无可奈何,租户的本身就代表了人口最有流动性那部分群体,换句话说,也是最容易带来扩撒感染概率的人群。

而当下已经没有那么多资源和能力再一一甄别了,城市不是在和疫情赛跑,而是在和时间抢跑。

无一例外,都算的上有房的人,起码老家有房的人,但很不幸,他们也是受到影响的这波人。

说起来很残酷,但做起来现实,时代的一颗灰尘,落到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对租客来说,公司裁员关头,才知道我只是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而不是这家公司股东所有人。

好在,这样一刀切政策开始改变了。

2020,我为什么会选择多买一套房


2020,我为什么会选择多买一套房


但不知道怎么,我突然想到吴宇森导演不怎么成功的作品《太平轮》,最后关头,逃难的太平轮船票价格每天都在翻一翻的镜头,至今让我难忘。

虽然去年的租售同权开始普及,我有朋友和我说,他却依然想在我所在城市买一套房子,但那时他是觉得这会是未来幸福的缩影,现在明白了,这也可能是一张上船的船票。

原来,所谓安全感这种东西,只能自己拯救自己了。

2020,我为什么会选择多买一套房


接着,我却突然有了点后怕。

我在老家,还能吃得着农村亲戚送来的蔬菜,不过坦白讲,我老家不是受疫情影响很严重的地方,和湖北人民的当前生活相比,真的称得上幸福了。

然而,如果这次疫情的中心,不是在湖北呢

在你,在我,可能每个人所在城市,那么你还能这样自如吗?

2020年,我会选择在疫情之后,用房子去多买一个城市。

以前我会觉得不把鸡蛋放在一个城市,可以最大程度的规避政策风险,比如突然限购限售锁死流动性,比如房产税税收主体是地方。

现在,我发现是真的能对冲风险啊。

我就在这段时间看到一个现实版的囧途。

2020,我为什么会选择多买一套房


当这位温州车主在高速上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他已经回不了家了,因为他已经是个禁止下高速的人了。

加上没有身份证明,是一路禁止,现在作为一个名高速幽灵,徐峥大概也拍不出这样的囧途。

再聊点现实的资产,虽然长远看,武汉楼市在挺过这关后,长远看问题不大,还很看好,但这不妨碍,在相当一段的时间内,这里楼市会受到最大的冲击。

这样意味着,当你把所有的仓位,所有的资产都配置给一个仓位,一个板块,假如出现黑天鹅带来的戴维斯双杀,那么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买个一个城市,我会把他看成多买一个选择。

越是艰难时刻,选择越是稀缺。

2020,我为什么会选择多买一套房


同样,楼市在这次疫情中,还有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点,这可能是所有行业中最不容易被冲击现金流的行业。

出租,做为所有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居住的行业,本质上也意味着这除非出现最坏的情况,不然你的现金流是很安全的。

首先,你的需求是底层的,这代表不管你的客户是来自互联网还是制造业,是受到冲击影响比较大的那波,还是比较小的那波。

总有人要租房子的。

各位可以看到,这次在疫情真正受到冲击的产业有两种,一种是人与人肉身之间链接的产业,服务行业,还有一种就是资金周转要求很高的行业。

但是实际上,在这个现代经济分工颗粒度和金融末梢已经全面渗透的时代,没有一片树叶可以不随风摆动。

大部分产业链的关联度,比你想象的要紧密,所以现金流也愈发成为企业命门。

但反而过来看,这说明了那些对协作度依赖很低产业,在这种格局下反而有着极高看风险能力。

租房差不多就是我眼中这一类。

我在抖音上特别喜欢看,一对叫包租公包租婆的视频,还常和朋友表达了羡慕。

朋友说为什么,我说你看那哪里是一串钥匙啊,那是一堆没有负债的现金流啊。

什么?你让我做中国好房东吗?

你让我先努力再多配一把钥匙才行哈。

2020,我为什么会选择多买一套房


2020,你让再多买一套房的话,我一定会买到成熟的市区。

为什么,因为好卖,变现容易。

说实话,除了非典外,这是从小到大第一次感觉死亡离我这么近,因为我从来没想过,如果有一天,我被送进ICU,被隔离,将是怎么样场景。

而现在,危险自己说了不算。

现金,现金,现金,这个时候我恐怕没有多少东西,是比现金更值得信任的了。

我从来乐观面对的黑天鹅带来冲击,但我也从不低估黑天鹅的破坏力,这种情况下,意味着你对现金需求被大大提升。

万一中的万一,被送进ICU的,被隔离,是你,是我,是各自的家人。

万一中的万一,你的公司,离破产就差了这口气、

万一中的万一,各种电影中桥段不是耸听。

没有那么多万一,我相信之前和现阶段所有人资产结构布局各有各的考量,但有一点应该共通的:抗通胀,让钱不会毛掉了。

为此,我们不会考虑这样资产能用多长周期变现,更多的考量是这样资产能比通胀多跑赢几个点。

所以我们去买郊区可能啥配套也没有的项目,就因为这里有概念,基数低有可能在收益率上跑赢盘面,去买一个周期很长的理财,因为我们房子之外选择似乎也不多。

我就看到这几天有人在甩卖上海佘山豪宅,说实话,这种平时代表身边的资产需要用钱的时候,恐怕只能打骨折了

2020,我为什么会选择多买一套房


当你真正需要一笔现金来拯救你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很难有人接盘的资产谁也拯救不了。

都2020年了,谁都不年轻了,阅历会告诉你,多买一套少让自己折腾房子,能轻松卖掉的房子。

因为你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的上他救你一命。

2020,我为什么会选择多买一套房


最后,2020年,再送个各位几点掏心窝子的忠告吧。

第一,战略乐观面对,战术无比谨慎,这场战役时间看来比所有人预估都要长。

不要觉得你会那个幸运儿,不管肉身还是资产,谨慎,谨慎,谨慎。

现在可能什么都不做,比做任何事都强。

第二,多买一套房,这套不要利欲熏心,保证两点就好,好出租,好变现。

很不错的是,这两种特点通常都会在一些资产上同时出现,比如市区的次新二手住宅,重点开发区核心新房。

记住,

两手都要保证,比如好出租,老破小也可以,好变现,超小户型也行,但他们都不算好选择。

第三,多买一个城市,这个城市不要离得基本盘太远。

因为太远的管理成本太高,这个远近视每个人的概念各不一样,于我而言,我眼中不算远的城市,就是能让我当天来回的城市。

第四,这个城市一般不包括你老家,除了发源地湖北三四线,基本上这次疫情比较严重的城市,普遍价值都不错。

因为人口在用脚向他们投票,虽然就目前来说,这反而算不上什么好事。

第五,趁着这段时间,看书也好,锻炼也好,努力充实。

不要因为老家有个两套房,或者省城有个把套房就够了,我知道你我心中有个如梦中情人般的城市。

努力点吧,现实点吧,去成为城市的股东,打工注定是过客。

2020,我为什么会选择多买一套房


其实吧,我就是突然想到周润发在英雄本色的一句台词,我这么做不是想证明自己有多了不起,我就是想告诉别人,我想争这口气。

对,我也不想证明自己怎么怎么样,尽管我们是时代的一粒灰,但我就想用我自己的方式

挣扎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