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走进“公筷”新“食”代

3月初,安徽省宿州市向全体市民发布“使用公筷公勺倡议书”,不少餐饮店从复工之日起,就推荐使用公筷。然而,别看是小小一双公筷,真要把它嵌入人们的生活,并不容易。

近日,记者跟随春天的脚步,走访宿州多家餐饮店,一探究竟。

“公筷”推广中高端餐饮店

近日,记者在宿城餐饮市场做了一番调查,发现倡导客人使用“公筷公勺”,乃至提供分餐服务,早已成为一些中高端餐饮店的固定服务项目。

3月27日,记者来到宿州国际大酒店,看到大厅醒目位置摆放了“公筷公勺”用餐标识,用以提醒、引导消费者。顾客进店前需经体温检测、信息登记等防疫流程,进店后,每张餐桌上都摆放着“使用公筷公勺”的宣传牌,大家自觉间隔而坐。

“黑筷不入盘,白筷不入口。”酒店总经理王彬告诉记者,目前每道菜品单独配一双公筷或一把公勺,并且每位食客筷架上放有两双不同颜色的筷子,白色是公筷、黑色是私筷,鲜明的视觉冲击提高了顾客使用的正确率。

中午时分,在餐厅一间包厢内,陶子一家人正在就餐。席间,她先用白色筷子将菜夹到自己碗里,再用黑色筷子食用。“相比之前,使用‘公筷公勺’是麻烦了些,但这也是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着想。”陶子说。

全民动员共守“舌尖上的健康”

对于使用“公筷公勺”倡议,宿州市立医院传染科副主任武玲表示很赞成。“如今,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排队时保持距离、见面问好不握手……这些细节成为人们的共识和心照不宣的基本礼仪。要实现全民健康,一定要避免‘饮食不洁’带来的隐患。”武玲告诉记者,甲肝等消化道传染病,引起慢性胃炎的幽门螺杆菌等疾病,都容易在一起就餐时传播。“使用公筷能阻断疾病的传播,但不会阻断友情亲情。让分餐制和‘公筷公勺’走进寻常百姓家,只做推广和规范还不够,要树立全民意识,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走进每个人的心里,成为自觉行动。”(文/图 记者 刘晓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