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格物致知”。既:学习知识,还要落实于行动。

古人的说理上非常浅显易明的,不要胡乱联系,往往是因为自己乱了,理解也就偏颇了,就走进死胡同啦。明清民国的学者大师基本如是:为了哗众取宠,为了有别于人,为了搏五斗米以大快朵颐。不惜走偏门止极端放厥词,夺名争利。

格物致知,是曾子的学说,源于《礼记-大学》。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的学生子思名孔伋,是孔子的孙子,著有《中庸》、《表记》、《访记》,亦由西汉戴圣篡入《礼记》,子思又是孟子的师大父。

所以,曾子的思想承上启下,最接近孔子。因此也非常朴素、自然,有唯物主义的痕迹;其文字也就最接近“文质彬彬”的本意了。

我们先来谈谈“格物”。格,有推究、感知、感通之意,如《尚书-君奭》:成汤即受命……格于皇天。又有来、至,接近的义意,如《诗经-大雅-抑》:神之格思,或《尚书-舜典》:帝曰:格,汝舜。还有标准、式样之味,如《礼记-缁衣》:行有格也。

格,也有树枝木条的意思,这就偏离曾子的本意了,也与物字无法相缀,明王阳明却偏偏爱上这个。和他的学伴跑进竹林里,格来格去,格的眼花缭乱,心绪不宁。学伴格了三天,跑了;王阳明生生格了七天,格的吐血,,差一点点死在竹林,可他硬说自己格出了根谛,有了大收获。或许是时人看他格的辛苦,于是同情他,也就相信他,把他拱为大师啦。

所以曾子的格物,就是把事物分门别类,就近观察,仔细推究其外表掩盖下的内涵本质。俗语:看木看芯,听人听心!

王大师格竹子亏透了,竹子没有心,哈哈。

再聊聊“致知”。致,首先是极、是尽,如《论语-子张》:丧致乎哀而止。又如:专心致志。其次是求得、是达到……,如《论语-子张》:君子学以致其道。又如《孟子-离娄下》: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所以“致知”即是极尽全力去掌握知识求得智慧。有知识,就要说出来,谈体会、论其理、道其然及所以然;多智慧,更要做出来,行动的结果说明一切,纸上谈兵、坐而论道不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至此,我们可以把“格致”解释完整了:分清楚事、物、人,仔细观察,反复推理,从根谛上研究其本质、变化、发生发展,从而融会贯通掌握其规律,让自己获得真知增长智慧,(以备不时之需的行动)。这也告诉我们: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学问高深叵测,不如行动起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就是提醒我们:学习还要行动,善于总结行动的结果就能拥有更多的智慧。

古猿从树上下来,走向人类的今天,无处不渗透着“行动-观察-研究-发现-总结-智慧-行动”,这个规律,颠扑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