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数学应试技巧:45分钟之内以超高正确率做完选择、填空


文丨大川


导语


高考数学试题就三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它们在考查学生能力方面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选择题在时间上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直觉思维,估算能力。填空题对准确性的要求较高。后三道题入手并不难,但全对不易。而要在一场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在长期刻苦钻研中培养出来的数学能力,同时也取决于临场发挥。为此,我们要讲究一下应考策略。


一、通览全卷


拿到试卷,不要忙于从前往后按顺序做下去,而要从头到尾通览全卷。分出一些估计上手较易的题目。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来,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情况。这样就为较好地发挥时间效益奠定了一个基础。


二、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上水平


一份试卷中的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百分之七、八十,而且评分标准也是向基础方面倾斜,所以应以 100~120 分为基本目标,不能盲目追求做完,做对全部题目。要有重点,也要有所放弃。自己有把握的分不能丢。不能“会做的做错了,不会做的浪费了时间”。要讲究考试中的时间分配。对自己要有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可以得到多少基本分,可以力争的得分点在哪里。比较生疏,力所不及的一些压轴题可以考虑几分钟,但不要把考试变成做练习时的攻克难关。须知那些压轴题中的三十来分的最后十几二十分是为少部分优秀学生设计的。即使是优秀学生也不能为了赶压轴题而在基本题中大意失荆州。难题得分而易题失分是典型的得不偿失。


三、审慢做快


一份试卷有 25 道题,有的解答题还有多问。据统计,高考试卷通常有 2000 个左右的印刷符号,以每分钟 300 个符号的速度读题,还有的题要读两遍,这就要十几分钟。书写六道解答题,有 3000 个以上的印刷符号,以每分钟 150 个的速度书写,约要三十几分钟。


剩下七十几分钟用于思考,草算,文字组织和复查检验。时间是相当的紧张,但时间再紧张,审题马虎不得,一定要“慢下来”。要逐字逐句看清楚,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各方面真正弄懂题意。分清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与哪些知识有联系。明确了解题思路和方法,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要拖泥带水,罗嗦重复。对该题目要考察的知识点要明确,这样就能写出得分点。而一些过渡知识,特别是一些初中知识,只要在草稿上算出结论就可直接写出。草算时最好也一行行,一边一边写得清楚一点。算过后连自己都看不出眉目的草算,出错率肯定较大。


四、答题策略


平时做作业,教师都要求学生作对做全,没有分段得分。而考试解答题对学生的要求是有层次的,要分段评分。所以考生应做到会做的题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力争多得分。一分试卷的长度和难度一般都是估计百分之二十的优秀学生能基本完成,但满分卷是极少的。所以在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把握下要确定好时间分配的效益。


1. 规范解答。对会做的题目,要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解题思路方法正确却得不出正确的结果,答案虽对但中间有逻辑缺陷或概念错误。前三道解答题一般属中档题,大部分学生均能作答,评卷注重的是“挑毛病”——扣分。在这方面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计算的精确。填空题就更是只看结果,“做的顺手,得分没有”的情况常常发生。所以,不但试卷上的解答要规范,草算时也不要太潦草。


2. 对后三道题,很多学生是无力全部完成的。但这些题的层次性强,入手并不难。就要讲究分段得分——难题拿小分。


(1)循步解答。有些解答题整体较困难,但层次性明显,可以把它分解成一系列步骤。起始步骤的一些分应该可以得到。比如把一些已知条件转换成数学符号表达式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解析几何中设出点的坐标,找出点线之间的数量几何关系;还有有一定程序化的题目如数学归纳法、反证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运算就可得一部分,虽然结论难以得出,但可用少量的时间赢得一定的分数。这时的问题关键是你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一味的攻坚是不可取的。


(2)跳步解答。解题过程如果卡在某个过渡环节,但又可以猜出中间结论,不妨先承认这个结论再往后做。如果能解出最终结果再回过头攻克这个中途点。由于时间限制也许来不及攻克,这时可写上“证实某步之后,就有——”一直做到底。如果后面又想出来了,不要乱七八糟地插上去,可在后面补上“事实上,某步可证明如下”。


(3)退步解答。退,就是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退到具体,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总之,退到一个你可以解决或者更快解决的地方。这个方法在解选择题时做出其中一种精神(最简单如等比数列中的公比为一的情况,这种情况还往往容易被忽略)。“难的不会做简单的“的策略也可为寻找一般性的解法提供一种启发。


(4)倒步解答。正难则反,从以知条件出发较困难就从结论入手。用分析法,从肯定结论入手找充分条件是否和已知条件吻合;用反证法,从否定结论入手找出矛盾。以上所讲的是在考试中应该引起考生重视的一些技巧,掌握好应考的策略和技巧也许能够使 100 分的水平达到 120 分,反之就会使 100 分的水平只反映出 80 分。当然,这都要以 100 分的水平为前提。没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和策略也就无从谈起。而且这些方法和策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要在平时的复习和考试中时时注意,养成习惯。总之,我们希望的是在强调智力因素,能力因素的前提下,加强对非智力因素,非本质能力因素的研究,以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成绩。


得小题者、赢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