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一個幸運和遺憾的結合體卻成為一代傳奇

歷史上關於霍去病的記載並不算多,他年少成名成為很多有志青年的偶像,尤其一些大文豪藉著詩作去讚美他,但是卻不幸英年早逝,即便是這樣他也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傳奇,一生功績令人震撼。



(一)霍去病的經歷

霍去病的外祖母是平陽公主的婢女,與人私通生下衛青以及其他的子女,其中二女兒衛少兒又與一個姓霍的小吏生下了霍去病,那一年正好是漢武帝剛剛登上皇位的年份,好像上天故意安排的一樣,有了這樣巧妙的緣分。原本衛青霍去病的身份都比較卑微,可能一生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但是轉折就發生在衛子夫受寵的那一年,衛家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霍去病一下子從普通人升級到貴族子弟,再到後來衛青成為大將軍,衛子夫成為皇后,霍去病的人生就像開掛一樣,走向了巔峰,成為那個時候最有潛力的京城貴族少年。

霍去病有一個心中的完美偶像就是舅舅衛青,他期望有一天能夠像他一樣北擊匈奴建功立業,漢武帝也賞識他的英雄氣概,對他委以重任,公元前123年在他二十歲的時候任命為驃姚校尉,跟隨衛青北擊匈奴。這一年對匈奴進行了兩次出擊,一次春天,一次秋天,霍去病參與的就是秋天這次,一戰成名,隨後進行的兩次河西戰役讓河西走廊的兩部投降,漢朝在此設立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個郡,此後的漢朝只需要集中所有力量對抗剩餘的匈奴左賢王部和單于本部,大大減輕了北擊匈奴的壓力。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了大規模的對抗匈奴戰爭,目的是消滅主力,在衛青霍去病的努力下徹底打垮匈奴,從此再也無法和漢朝抗衡。這次戰爭之後,霍去病在軍中的地位終於可以和衛青相媲美了,而且因為立了軍功當了大司馬,這應該算是霍去病生命中的頂峰時刻,但是也是他最後的絕唱,原本年輕的他最終病逝,他的傳奇在這裡畫上了一個句號。



(二)對霍去病的評價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當時漢武帝對他的死非常悲傷,他下令將霍去病的墓修成祁連山的樣子,以此來表達他對霍去病北擊匈奴功績的肯定,之後又封為景桓侯,足以看到漢武帝對其重視程度。

其實我們在看霍去病一生時,衛青和漢武帝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衛青封侯是因為軍功,他的經歷給霍去病樹立了榜樣,這讓本是出生富貴的霍去病沒有像其他紈絝子弟一樣只懂得享受,而是很早就種下一顆建功立業的種子,算是啟蒙教育做的成功的典範。當霍去病長大後漢武帝的賞識給他一個施展的平臺是對他影響較大的第二人,如果說衛青教會他對君主要服從和忠心,漢武帝教給他的就是信心和氣勢,就是有了這樣的支持才讓他有了之後不敗的神話。我們用現代人的眼光去看霍去病的時候應該保持客觀的態度,他作為軍人自然要有服從命令的天職,而同樣的因為從小的出生讓他的性格中免不了有一些傲氣的成分,但是這也是他面對匈奴的一種勇氣,雖說他是外戚的身份,但是從勝利的戰役中能看出來他的軍事戰略卓越,堪稱傳奇。



整體來說,霍去病確實在他短短的二十多年生命中鑄造了輝煌,祁連山因為他而聞名,封狼居胥的身影成為後人眼中最美的風景,所以對於他的結局最終確實讓人無可奈何,感嘆他英年早逝,但也驚歎他一生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