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饭碗”也被替代?银行业迎来巨变,数百万人或将受“牵连”

在疫情影响之下群众不出门,不少实体业都受到了冲击。因为互联网的出现,银行线下网点也受到了影响,因为此次疫情,导致线下网点人流量变得更加稀少。部分银行柜员甚至被转岗到营销岗位,这一局面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一直以来在银行工作可以被称为“金饭碗”,不过现在这一行业却有着被替代的趋势,甚至因此会“牵连”上百万人的命运。

对于很多人来说,想要进入国有银行,拿到“金饭碗”的工作,是需要经过层层筛选的。有些人虽然分配到了具体网点,但是却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银行网点柜台数量在不断减少。虽然柜台工作人员的数量很难完全统计,不过从农业银行公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柜员总数在12.08万,从银行柜员这一群体进行推测,达到百万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在智能化这一趋势之下,各个银行网点都在快速转型,部分现金柜台被撤,甚至部分网点被撤都是有可能出现的。虽然很多人预料到了这一局面的出现,但是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柜员这个职业,可能真的要面临“失业”的局面了。

银行柜台这么多年以来,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一开始的封闭式小窗口,慢慢变为无人银行,柜员也从窗口走到了银行大厅。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档都是手动操作,办公条件也相对简陋。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电脑开始普及,银行的办事效率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那时候还出现过这样一种说法,就是说以后都是计算机干活了,银行人员太多的话可能需要面临下岗分流。没想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银行业务发展壮大,业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员数量不但没有减少,甚至还变多了。

而现在很多业务已经不需要去柜台办理了,手机端可以进行操作,去银行智能柜员机也可以进行办理。开户、个人贷款、转账、挂失以及换卡等业务,都可以直接在机器上进行办理。可以说全国性银行离柜业务率已经接近90%之高了,也就是说现金柜台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重要了。

随着网络金融的流行,银行柜员的存在感逐渐被削弱。在金融科技日益发展壮大的背景之下,柜员也“被动”进入全新的领域。在银行这一行业处于转型升级的背景之下,加上疫情导致群众都不出门,电子银行的发展也开始加速。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从线下网点到互联网的转移,一方面是群众的需求,同时也是银行自身的需求。银行柜员的减少,并不是个别银行出现的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趋势了。

银行柜员不再是“金饭碗”,这也是对柜员的一种警示。在互联网的升级之下,柜员面临的抉择也这一群体的缩影,未来银行会变成什么样?哪些柜员能够被留下?也成为了众多从事银行体系人员关心的话题。在你们看来,数百万人从事的银行柜员这一职业,真的有可能消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