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系列100讲之第3讲

今日“论说”句为《论语》“学而篇”里的一句经典名句: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通过对这句话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学会“察人之道”,就是说可以从一个人的语言和形态上来观察他的品性、为人。

虽说古话讲“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是我们也还是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言语、形态等“微表情”,发现一些端倪,观察出这个人的内心动态,从而判断出他是否真诚、善意。

曾国藩有一本书叫《冰鉴》,是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这本书分“上编”和“下编”两部分。上编讲“识人之道”;下编讲“相人之法”。它一本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书籍,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的一部传世奇书。

曾国藩被后世称为

“半个圣人”,与孔子、王阳明齐名并论,可见他的学问与品德之优秀,虽然也有被人诟病之处,但他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却也是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的,因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

《冰鉴》这本书讲了如何识才、求才、衡才、养才、用才的方法;还讲了如何选将、将德、能战、军心、评将的策略。相人之法里包括了神骨、刚柔、容貌、五官、声音、情态等等方面。可谓是“明察秋毫”、“细致入微”。

《大学》之道

回到正题上来,孔子讲“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也是“由表入里的一种剖析方法。

什么是“巧言”?简而言之就是“好其言语”,会说好听的话,又或者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什么又是“令色”呢?就是“善其颜色”。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善于“察言观色”。

有人就要怀疑了?这样的人难道“不好”吗?这样的人不正是那种“会来事”的人吗?用现代的话来讲,叫“善于社交”,难道这也不对吗?在古代,这些人都是善于“纵横捭阖”之人,比如苏秦、张仪之类的“策士”,这些人真的很难用“仁”来形容他们。

仁者 爱人

这不能用“对错”来判断,孔子的这句话是讲“鲜矣仁”,是说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心”。

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对方“喜悦”,或者“舒服”,往往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背离了“仁心”,而专攻于“利欲”,以达到满足别人与自已“私心”的目的,这就是“鲜矣仁”的原由。

宋代大学者朱熹曾解读过这句话,他说:

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广老师评析:致力于“外在”之人,必为博取别人之欢心而掩饰自身的不足,所以说“人欲”泛滥,而“仁德”丢失。

大学者程颐也说:

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用《道德经》里的话讲,就是:“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知道自已不知道,是有“上德”之人;而不知道自已不知道的人,就像一个明明生了病却不知道自已生病的人。真的是极富哲理啊!!!

总而言之,古代各圣贤,都是极其注重“内心”的修养,而非致力于外表的修饰与伪装。这一点,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深有体会,我不作多说,各自体会与感悟。

是与非、好与坏、对与错、进与退,各凭本心,自作主张。

最后,广老师希望每一位有缘的读者,都能通过这篇文章,发现自已的本心,并去除掉一些“杂念”,恢复一丝“清明”,将“仁”之本心显现出来。也希望诸位读者从“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当中感悟到自已日后的行为准则,提升自身品德修养的高度,做一位“仁者”。

希望通过此讲,能让大家感受我们传统国学内容的深邃,更喜欢汉字。欢迎大家点赞、转发与收藏。

欢迎大家在文下留言评论,因水平有限,难免讹误,还望大家不吝赐教,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