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就是合理使用不同的时间颗粒

引子

开始关注时间管理,因为发现时间分配并不均匀。

放假的时候,一连好几天太过空闲,无所适从。想要学习一些技能,却不知道从何下手。等规划好学习计划,假期已经接近尾声。

工作的时候,应付各种事务,忙得晕头转向。稍微闲下来,刚刚喘口气,立刻要为下一个事项开始准备。有时候会忙得错过信用卡还款日、婚姻纪念日等重要事项。

学习时间管理,最基本的一个想法就是削峰填谷,生活得更规律,更从容地应对各种事务。

时间管理有很多方法,最重要的是构建自己的时间颗粒。

为了应对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把自己的时间分成不同颗粒。

时间颗粒要完整

时间颗粒不论大小,应该保证要其完整性。

这不是说时间颗粒需要固定是一分钟或者一小时,而是说一个时间颗粒至少需要包含领取事项、执行事项、记录事项三个完成步骤。

领取:从他人或自己的任务清单领取某个事项。执行:使用时间去完成这个事项。记录:记录事项信息,以及开始和结束时间。

领取和记录是时间颗粒的标志。

例如:我计划跟客户发起一个电话沟通。出现碎片时间时,我就会去检查自己的任务清单,发现这个事项。沟通完成之后,我会立刻记录下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客户名称、沟通要点等等。检查清单领取任务0.5分钟,一个电话可能只需要3分钟,记录信息还需要额外花费1.5分钟。整个时间颗粒就是5分钟。

有了领取和记录两个额外步骤,才算是被管理起来的时间颗粒。

立刻行动:5分钟

人生就像打怪游戏。该做的事情就像一个个怪物,不会主动消失。只有完成一个个事情,人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分钟就是最有掌控力的时间颗粒。

随手可以完成的事情,只要出现碎片时间,就立刻去做。

例如,给客户打电话确定约会时间。

这个时间颗粒最大的特点就是碎片化。分钟的颗粒可以是1分钟,也可以是5分钟,也可以是10分钟。每天,一个人面对工作、生活、个人的小事情可能会有10~20项。

我们运用时间颗粒只是把这些事情通过领取、记录两个动作管理起来。

专注而舒适的番茄:1小时

这是最常用的时间颗粒。

我把一个番茄控制为45分钟到1小时。这比普通的番茄大一些,因人而异。

小时型时间颗粒的目的是有足够一整块时间专注地做事情,并预留一些时间休息恢复精力。

这种时间颗粒有两种用法:

1、专注处理一件耗时的事情。

这是番茄最常用的方法。我们总是希望生活中有价值的事情更多。我们需要专注处理这些有价值的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收获价值。

因为我的注意力可以持续50分钟左右,剩下10分钟休息。更积极地休息,是把这10分钟转换为分钟时间颗粒去完成一件简单的小事情。

如果耗时的事情处理不完,可以拆分成多个番茄。这样劳逸集合,即保证了专注度,又让身心得到有效放松。

2、集中处理一批碎片化事情。

不少碎片化的事情,单独拿出来看,记录意义不大。但是集中起来处理,就比较简单。

例如早上起来洗脸刷牙吃饭,集中处理邮件、集中回访客户……

这样使用小时时间颗粒比使用一个个分钟时间颗粒,效果更好,也不会有分钟时间颗粒的紧张感。

GTD清单:1天

人每天都要睡觉,就把时间天然分割为以天为单位的时间颗粒。

每天,我们需要做一次复盘和计划。

不论是“分钟”还是“小时”,都需要以事项清单为基础。

所以每天复盘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更新自己的计划,确定第二天的GTD清单。

每日复盘的第二个目的,就是整理当天各项事务的进展和成果。

所谓“做正确的事情”,可以高价值事项使用的时间总长度判断。所谓“正确地做事情”,可以通过使用的时间是否超出预期判断。

因为每天的事项通过时间管理有效落实,晚上不会再有焦虑感,不论多晚,都可以安稳睡觉。

要事第一:1周、1月……

真正运用要事第一原则,需要通过更长的时间周期来观察。

计划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合适的时间颗粒是周、月、季度、年等。

更大的时间颗粒,给我们更大的自由度。我们可以确定自己的重要事项,然后划分执行。

时间颗粒并不要求精确管理时间,而是要求完备性。

每周必须做一次计划和总结复盘。每月必须做一次计划和总结复盘。

计划和复盘就是大时间颗粒的奥义。

总结

昨天使用5分钟抽空写了提纲要点。今天使用大约两小时完成文章的撰写。

我耗费两个小时型时间颗粒,以及一个分钟型时间颗粒完成这篇文章。

使用不同的时间颗粒之后,我逐渐可以有效管理和执行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事项,并且把每天的时间使用和自己的人生规划有效联动起来。

可以更从容应对形形色色的人和层出不穷的事之后,整个人都舒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