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瓶”变毒品、“点心”是管制药、“零件”变仿真枪……上海海关截获多起邮递非法入境物品

新民晚报讯 (记者 郭剑烽)明明申报的是“保温瓶”,包裹打开竟变成毒品类的大麻油;申报品名是“点心”,包裹里却是管制类精神药品;申报是“五金零件”、“车锁”、“吹风机”的,一开包就现出仿真枪配件的真面目。连日来,上海海关所属邮局海关在进境邮递渠道连续查获多起桃代李僵的案件,五花八门的申报名背后藏着各类明令禁止的物品,甚至还有毒品!

图说:查获的毒品大麻油。上海海关供图(下同)

海关关员在对一件申报品名为“保温瓶”的进境包裹进行查验时,发现机检图像显示异常,现场关员随即进行开箱,检查发现大麻油共计15支重194.5克。大麻油有效成分为四氢大麻酚(THC),人体吸入后,会迅速从肺部进入血液,作用于大脑和其他器官,让人兴奋、愉悦,给吸食者带来欣快感,一旦吸食成瘾,会导致身体机能紊乱,心肺功能降低。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以来,上海邮局海关在邮递渠道共检查发现毒品类案件5起,包括恰特草2包、伪麻黄碱510粒、大麻油72支。

图说:查获的各种管制类精神药品。

无独有偶,在一次对进境邮件进行X光机例行查验时,海关关员发现3件申报品名为“点心”或未申报的包裹机检图像显示异常,现场关员随即进行开箱,查获胶囊状药品共计279粒,根据药品标识初步判断为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芬特明”。在一件申报品名为“保养品”的包裹中查获片状药品共计45粒,根据药品标识初步判断为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氯硝西泮”。今年以来,上海邮局海关共检查发现管制类精神药品案件45起,涉及药品2.56千克,包括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15种。

此外,邮局海关还检查发现3件申报品名分别为“五金零件”、“车锁”、“吹风机”的包裹,与机检显示图像存在差异。现场关员随即进行开箱,当场查获仿真枪配件10件。

图说:查获的仿真武器。

海关提醒:

如因个人治疗疾病需要,携带、邮寄精神药品需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处方及个人身份证明,海关在“自用、合理”范围内验放。切勿随意邮寄精神药品出入境,谨防触犯法律。

仿真武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限制进出境物品表》所列“禁止进境物品”和“禁止出境物品”。走私仿真武器进出境,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