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从文化基因角度,剖析金智英的“自我”追逐

“由衷期盼世上每一个女儿,都可以怀抱更远大、更无限的梦。”--《82年生的金智英》

《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韩国作家赵南柱创作的一本小说,该书记录了现实重男轻女背景下,韩国女性所面临内心挣扎,该书一经出版便引发广大关注,累计销量突破100万本。

2019年10月23日,这本书被改编为电影在韩国上映。影片中的男女主分别由孔刘、郑裕美饰演,这是二人继《熔炉》、《釜山行》后的再次合作。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看起来很平凡的家庭故事,出生在1982年的女主金智英,同《请回答1988》中的德善一样是家中的二女儿,从小到大家庭的重心都在弟弟身上。

就在智英与丈夫大贤结婚之后,为了女儿她放弃了自己的白领工作成为一位全职妈妈。但是就在一切以家庭为中心的忙碌不停中,智英总会在太阳下山之后感到内心的空洞,事实证明智英生病了。她总会在不经意间变成自己熟悉的人,可能是妈妈、可能是外婆,口中说着对子女所承受不公对待的批判和心痛。

影片以插叙回忆的手法,向观众娓娓道来智英从小到大的生活片段,它所展示的只是平凡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点滴痕迹。但是,却又在这平淡的故事叙述中,引发广大观影者的内心共鸣。虽然故事背景发生在韩国,但是影片揭露的文化基因真相却让无数国家的观影者产生共鸣。

影片中,发生在金智英身上的病痛并非只是简单的疾病而已,它反射的更是社会对于女性平等权利的漠视。这种文化基因下的根深蒂固,一手酿成了金智英最后的精神失常,也不由得引发观影者对女性身份的思索。

与其说这是一部反映女性权利的影片,不如说是一部揭露文化基因中根深蒂固毒瘤的影片。因此,接下来我主要从文化基因的角度,去剖析金智英对“自我”真相的追逐。

一、文化基因的根深蒂固,隐藏了伤疤存在的现实

1.总统推荐

《82年生的金智英》引发大众关注之后,韩国总统文在寅也曾公开对此书进行推荐,并指出“希望10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不再让1992年生的金智英陷于绝望”。

然而,该故事映射下的女性主义尽管得到了总统的高度重视及宣传,但“重男轻女”文化基因的根深蒂固,依旧未能引起广大民众对女性责任和压力的发现。

当《82年生的金智英》电影上映之后,在影片中饰演男女主角的孔刘和郑裕美因为出演该片,一度遭到网友的诸多非议与满满恶评。

旨在揭露家庭女性所面临的不公待遇的《82年生的金智英》,不仅在影片中揭露了韩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男权当道以及歧视女性的文化基因,更是透过影片上映之后网友的反应,将社会对女性漠视的现状表现的淋漓尽致。

2.著名演员出演

《82年生的金智英》由韩国高人气演员孔刘和郑裕美出演男女主,作为在韩国影视有着高质量作品产出的二人,同时也拥有者众多的粉丝和影迷。

演员这个职业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人将自己的表演才艺进行最大化展示的职业,也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生活方式,更是在故事的表演中去讲述现在社会可能存在的、正在发生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媒介。

对于孔刘和郑裕美,二人曾经合作过一度引发社会热议的《熔炉》及《釜山行》。与其说他们是演员,不如说他们是敢于将某些难以言语的社会现状,通过表演的方式赤裸裸的展现在大众面前的发声者。

他们所践行的是演员这个职业最为本质的含义,他们用自己对社会现状的诠释,勇敢的向社会敲响警钟。他们用自己身为演员的影响力去传播、去传递着一个声音,一个应重视和改变对女性不公现状的声音。

3.现实社会的视而不见

纵然有一国之首的倾情推荐和殷切希望,纵然有当今影视界著名演员的真实演绎,纵然有身边父母妻子现身说法的真实解读,《82年生的金智英》依旧未能从根本上引发韩国男性对女性的公平对待。

影片上映之后,韩国男性对此片的评分仅有1.45分,当饰演女主的郑裕美对电影进行宣传后,更是遭到了网友粗俗不堪的人身攻击以及恶言诅咒。有些女明星也因在个人社交平台透露自己正在阅读这个故事,而被极端人士上传烧毁她照片的视频,甚至收到被剪碎的个人照片的快递。

这一系列的恶劣现象,无疑不赤裸裸的揭露了韩国社会对女性漠视文化基因的根深蒂固。这种偏见的根深蒂固,使得即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韩国民众,也无法从根本上做到理解身边女性的不易。

现实社会下对根深蒂固文化基因的视而不见,让更多的女性依旧处于男强女弱的社会漩涡中。在男女平等的道路上,未来的路依旧很长。

二、双重文化基因的斗争下,留给女性的只有“自我”的脱离

文化基因,由生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它的意思是:所有的文化产物,包括价值观、意义、审美、创造发明等等都可以称之为“文化基因”。因为它们像基因一样,都是经过长期的竞争逐渐进化而来,在自己的生命周期内在人类大脑中复制传播。

你生活在什么样的文化基因之下,你选择接受何种文化基因,就决定了你会形成什么样的观念,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会树立什么样的个性,而这些都是你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影片中的金智英,她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便存在着两种文化基因,一个是父亲宣扬的“男主外、女主内”,另一个则是母亲一直在争取的“男女平等”。

一方面,尽管“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基因一直存在于她的生活之中,但是工作中她努表现,为自己争取男女平等的对待。可是另一方面,现实却是仅仅因为她是女生的缘故,便剥夺了她在公司的晋升机会。

生完孩子的金智英虽然成为了全职妈妈,可内心依旧在追逐着男女平等的对待。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她对于工作和事业的渴望再次浮出水面,然而由于家庭的缘故,她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想法也只能暂存于内心深处。

正是由于“男外女内”和“男女平等”两种文化基因的对立存在,使得金智英在追求“男女平等”的时候,会被传统的家庭环境羁绊住脚步;而当她选择放弃个人成长,接受“男外女内”的社会现实时,她又被人贴上“妈虫”的标签。

两种文化基因的冲突对立之下,就这样折磨着金智英的自我。在社会环境的现实存在下,面对家庭的现状,个人价值的争取和实现让金智英在“自我”的追逐中迷失了方向。

三、如何改观文化基因对女性的解读,是当代社会进步下无法忽视的问题

1.女性自我意识的坚守,是发现女性自我真相的关键

成为全职妈妈后的金智英, 面对内心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一度希望可以回归职场,因此她除了咨询面包店的兼职工作外,还主动找曾经的女上司表达想要回归工作的意愿。

就在金智英成功的得到金组长的同意后,她当晚便开心的买了一个蛋糕和大贤庆祝。看到妻子如此开心的大贤,决定为了妻子能够顺利工作为女儿找一个保姆。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纵使智英很努力的四处张贴寻找保姆的广告,仍无一人应聘。

当大贤决定向公司请一年“育儿假”,让智英专心去工作的消息被妈妈知道后,智英承受着来自婆婆的批判。婆婆的举动造成了智英的再次犯病,也正因此智英生病的消息被公开。

其实,智英在多重文化基因的对立斗争下,也曾坚持着争取过自己的女性权利,只是由于身体的疾病暂时推迟了开启工作的时间。透过电影,我们看到了一个为自身价值而不断争取的女性形象,现代社会需要的正是智英这样的存在。

清楚自己内心深处想要的女性权利,并且鼓足勇气努力的朝着它不断争取、不断努力,最后的我们肯定也能够向影片结束时的智英一样,再次找回自己灿烂的笑容。

2.家人意识形态的转变,是推动女性自我发现的助力

家人于智英而言,既是依靠又是她生病的潜在施压者。然而也正是家人意识形态上的转变,给与了生病后智英强大的精神力量。

丈夫大贤即使怀疑妻子身体上的问题,为了妻子能够保持一个好的状态,瞒着妻子主动去咨询医生并且温柔的建议妻子去检查。为了让妻子可以安心再次开始工作,即使知道“育儿假”会让他升职的化为虚无,但他依旧选择支持妻子的想法。

温柔的妈妈在得知女儿生病之后,第一时间赶到女儿身边陪伴女儿,甚至面对老公心中满是儿子的行为而声嘶力竭;迟钝古板的爸爸,面对女儿的疾病和妻子的歇斯底里,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待儿女的问题,主动为女儿购置中药。

单纯善良的弟弟,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姐姐所承受的不平等待遇,贴心的为姐姐买了很多豆沙面包,还把自己那只姐姐喜欢了多年的钢笔刻上姐姐的名字送予姐姐。

智英的婆婆,在智英生病前对于女儿和儿媳妇有着清晰的分界线,也正是这种下意识里的态度给予了智英无形中的压力。在得知智英生病后,她并未一如往常,而是主动给智英开了很多补药寄给智英。虽未言明其中原委,但是她对智英态度行为上的转变,给予了智英超越他人的温暖和鼓励。

在智英最为艰难的时刻,也正是家人意识形态上的转变给予了她强大的后盾力量。家人的力量是强大的,强大到我们无法去估量。诚然,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能够在意识形态上认识到女性对自我价值追逐的权利,那么家庭中的女性应该会变得更加幸福。

3.社会意识形态的正视,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前提

透过影片,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女主内心对个人价值的追逐,社会对女性固有文化基因的存在,成为智英极力想再次工作的导火索。

面对同为普通存在的生命个体,被陌生人称呼为“妈虫”,那种深埋在内心深处的愤怒和不公便由此放大和释放。

我们目前所存在的社会,正是多种文化基因间的过渡阶段。社会环境的不断进化和不断发展下,“男女平等”的文化基因也应运而生。如何扩大“男女平等”社会意识的普遍性,成为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进步现状下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许,只要我们勇敢的去正视、去接纳、去改变,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等着我们。

写在最后:

在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影响下,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金智英。但是,我们中间又有几个人能够像金智英一样,勇敢的去追逐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呢?又或者,作为一个旁观者,你又做过哪些努力,去帮助身边的金智英追逐她的“自我”呢?

也许想要改变这个社会很难、想要改变这个时代很难。但是,在无数个金智英努力追求“自我”的道路上,我们作为个人、家庭、朋友、旁观者的角度,是否可以尽自己所能,给予她们语言或者行动上的理解和支持呢?

在追逐“自我”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身负重任。

期待每一个金智英都能如电影结局一样,再次遇见自己灿烂的微笑。

作者:遇见自己cc,985高校硕士毕业生,目前是一位萌新工程师、一个喜欢阅读、记录和养花的女生,希望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分享,一起遇见不断成长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