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房间与外界只有一个针孔大小的洞联通,房间内在剧烈消耗氧气,可以保持氧气浓度与外界相等吗?

安琪儿露露


这是个从时间尺度上分析的问题。因为浓度差的存在,随着屋里氧气的消耗,与屋外浓度差增大,外面的氧会沉针孔扩散进来。注意,是扩散,因为虽然浓度有差别,但气压没差别,所以是扩散,而扩散相对慢一些,且只能通过针孔。所以时间久了,氧气浓度会达到内外平衡。但因为速度慢,屋里的人会感到缺氧憋闷。

粗算一下,一个2米见方的房间,氧气含量大约有1600升,考虑运动呼吸加快,肺工作效率提高消耗完这些氧气差不多也要两三个小时。

所以答案是:不能保持瞬时氧气浓度相等。


orange830


用铁家伙把那个针孔打成大洞,或者干脆把墙拆了。这是最简单粗暴的办法。


华中小隐


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每分钟会呼吸7或8升(0.007或0.008立方米)的空气,一天24小时静态要吸入11立方米新鲜空气,消耗0.55立方米纯氧(空气含氧比21%,每次呼吸氧气吸收率25%,11*21%*25%=0.55)。

吸入时空气中大约有21%是氧气,呼出的空气余有15%的氧气,因此每次呼吸会消耗吸入空气体积5~6%的氧气,这些氧气将转换为二氧化碳。

一个常见20平米,高3米的卧室,除去家具占比,空气存量50立方米以上。门窗接近密闭,每晚待10小时,

理论上需要呼吸5立方米空气,两个人就是10立方米,仅会动用卧室20%空气就够呼吸一遍。不考浓度渐变影响吸收率,加权平均后,室内氧气浓度仅会下降1%,留存空气中氧气含量仍然接近20%。

一人激烈运动,消耗按两个人翻倍,仍然有19%,不会明显缺氧。

而且,只要有针孔,就能保持气压平衡,内外空气交换,更不会缺氧。


列夫


不用房间,你把鼻子堵起来,只留一针眼大小的孔,你就知道你活不活得下去了


天王猩


空气只有存在气压差的情况下才会产生流动。题主设定的密闭空间只靠一个针孔大小的洞眼交换空气,而在密闭空间内的氧气,在剧烈消耗的情况下,靠外部的氧气浓度的压差补充,显然不能使内部和外部的氧气浓度达到一致。

大气当中的氧气浓度约在21%左右。据统计,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空气6.5升左右,那么每天则需吸入近万升的空气才能保证人体的氧需求。氧含量缺少时,就会导致人员因为缺氧而窒息丧失生命。如果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点上一根蜡烛,蜡烛会因为氧气消耗完了之后,不能满足燃烧的条件而熄灭。


民安的安


1.如果原来房间没有氧气,靠一个小孔输送氧绝对不够。

2.如果房间原来有氧气,靠一个小孔绝对够,原因很简单,你在该房间用的是原有的氧气含量,小孔的输送速度足以够你消耗的氧气量。


某某某120780306


答案没个说到点子上的。

首先假设消耗氧气的同时不产生任何物质。那么消耗氧气后房间内的气压会下降,外部空气通过针眼进入房间,但是消耗的是氧气,进来的是空气,空气中氧含量只有21%。所以氧气的消耗远大于补给量。房间内的氧气浓度会随着消耗进程越来越低。如果耗氧进程不停理论上房内氧气量会很接近0但不会为0,具体多少和针眼大小相关!


地上有个人在吹


以前有个新闻,一船舱的偷渡客因为舱盖关闭,最后只活了一个,活的这个人是因为船舷板上有个黄豆大小的洞


风吹烟来


生活中注意观察其实就知道答案。关上房门,有人在里面睡一晚,里面的人没有什么感觉。但超过4-8小时,外面有人进去,进门的瞬间会觉得房间很闷。其实就是氧气不足或者说二氧化碳浓度过高,48小时内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氧气的补充速度又和浓度差有关,所以没有专门实验很难确定最后稳定的氧气浓度值。不相等是绝对性的。


跳不出网的鱼


不可能的,这个就像水龙头的水,流失的水比流入的水要多很多,这个水池永远也不会满,而且还会一直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