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版”小喇叭又开讲啦,昌化镇垃圾分类有“高招”

“垃圾分类我先行,分门别类要牢记。易腐垃圾放绿桶,其他垃圾放灰桶,可回收物放蓝桶,有害垃圾放红桶,垃圾分类齐参与,文明昌化你我他……”近日,奔跑在临安区昌化镇大街小巷里的生活垃圾收运车循环播起了“土味”公益广告,吸引了不少居民的注意。

此前,昌化镇为推动垃圾分类就采取过多种宣传形式,包括组织志愿者穿着红马甲分组入户宣传,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课堂,拍摄宣传片在华数电视频道播放……提升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

4月以来,为让垃圾分类进一步深入人心,昌化镇垃圾分类办借鉴疫情防控时期,用小喇叭、扩音器进行宣传的“金点子”,精心编写了垃圾分类宣传顺口溜,分别用普通话、昌化本地方言进行音频录制,在全镇16辆垃圾收运车上安装宣传小喇叭,每天在收集员上门收集垃圾时循环播放。

“村里老人多,虽然我们多次上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也在每家每户贴了宣传册,但是有些老家不认字,记忆力也不好,经常会忘记怎么分。”后营村妇女委员章春花表示,循环播放的“土味”宣传更接地气,更能让居民接受,同时小喇叭还固定了播放时间,尽力做到了不影响居民休息。

“土话小喇叭宣传是昌化垃圾分类走进百姓、走进乡村的一个缩影,实现了垃圾分类、清运到哪里,宣传、普及就到哪里。”昌化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昌化镇垃圾分类办还将在14个行政村之间开展垃圾分类趣味问答赛、开展垃圾分类“变废为宝”主题活动、组织召开镇级垃圾分类现场会等活动,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垃圾分类工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起到以赛带学、以学促用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百姓的垃圾分类意识,让垃圾分类成为昌化的“新时尚”。

通讯员丨胡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