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新湾村柑桔改良记

4月14日,沅江市新湾镇新湾村村支书张美林,和桔农一起把最后40亩地种上了改良桔树,地处洞庭湖腹地的2000亩柑桔品改示范园种植终于画上了句号。脚不沾地忙了三个月的张美林收好浇水的橡皮管,踏着月色回家。“扫尾工程终于结束了,现在的工作重点是日夜安排人搞好管理。”起起伏伏的山坡上,新种好的桔树绿油油一片,前期种植的大苗已经开了花,星星点点的白色点缀叶间,预示着金秋的丰收。

沅江是全省最大的柑桔产地,新湾镇柑桔面积就达1.5万亩,长期以来,柑橘种植是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但传统的品种及栽培技术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去年20亩桔园产了4万斤桔子,走俏时才卖7毛一斤,越拖到后面越不好卖,滞销时卖了3毛8,刨去人工,过年结账成了‘两手空’,品种不改不行了。”新湾村东兴组种桔大户刘红伟算起去年卖柑桔的账,两手一摊,一脸愁苦。

柑桔产业亟需提档升级,品种改良刻不容缓。该镇积极响应沅江市委、政府关于打造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的号召,率先进行柑桔品种改良工作,准备在新湾村全力打造柑桔品种改良基地2000亩。去年,先后邀请了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农科院的专家教授先后来到新湾镇考察、调研,指导高标准桔园的创建。在充分吸纳专家教授的意见后,该镇制定了《新湾镇柑桔品改基地建设和规划》《新湾镇以柑桔品种改良为主导的农旅休闲观光示范园创建工作方案》等十多项方案,筛选出适合当地土壤、气候、光照,同时经济效益可观的4个柑桔品种,并倡导新型的生产经营模式,柑桔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集约分散在八个村民小组160多户农户的承包地,由公司集中流转1500亩,合作社+农户经营500亩。

从2月10日起,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数台挖掘机开进了桔园,热火朝天地进行坡地改梯、平地起垄,推进柑桔品改基地建设。

“我们的老品种都是四、五十年的树龄,林不成形,有管理不便、进出不便、采摘不便‘三不便’之称,现在有院士科学家带着我们种桔子,起垄都是标准的4米宽,三轮车都能开得进,精准又科学。”张美林说。

新湾镇农技推广服务站站长谭志忠介绍,品改基地建好后,桔农纯收入将由每亩1000多元左右提高到6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将翻3至4个番。

良种桔苗种下去了,该镇正积极探索农旅高度融合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配套农事体验、采摘园、民宿餐饮,全力打造休闲、采摘、旅游、度假、餐饮为一体的农旅观光基地,准备通过示范点带动新湾镇全区域产品增效、农民增收。

“爱媛28、金秋砂糖橘、春香、由良四个品种,每样都种了几亩,这些柑桔批发价格在每斤4、5元,精品果要卖10元以上。”刘红伟笑呵呵告诉记者,等着林子长成形了,还准备在桔林里养点土鸡,池塘里养几百个鸭子,再开个农家乐,过甜滋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