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常熟又添“护城河”!


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是推进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基础保障。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常熟城区防洪工程最大单体项目

——白茆塘枢纽

今年正式投用,

标志着“防洪能力百年一遇”的

我市城区防洪大包围主体全面形成!

▲白茆塘枢纽全景


白茆塘枢纽


白茆塘枢纽位于市区东环河、白茆塘交汇处,工程项目总投资1.02亿元,跨河而建、蔚为壮观。


有别于常浒河枢纽的古典园林风格和青墩塘枢纽的欧式风格,白茆塘枢纽为玻璃幕墙外观,体现的是现代风格,满满的现代感有木有!


看完了颜值,



▲控制中心内,机组设备、配电室、厂房等31个监控点位运行情况一目了然。


作为城区体量最大的防洪建筑物,白茆塘枢纽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控制中心就像大脑,可以采集各类设备运行工况,发出各项操作指令。

▲白茆塘枢纽厂房


目前白茆塘枢纽采用24小时值守模式,确保工程安全有序运行。

▲主厂房内部


工程内部采用节制闸、泵站合建布置,节制闸采用双孔10米钢闸门,泵站采用3台套竖井贯流泵,总规模为45立方米每秒,兼具防洪、排涝、活水等多种功能。

▲白茆塘枢纽效果图


作为城区建设规模最大的一个水利枢纽,白茆塘枢纽的投用也为城区防洪大包围工程承担全年防汛和活水任务奠定了扎实基础。


常熟城区防洪大包围工程


常熟城区防洪大包围工程开建于2016年9月,主要包括新建10处控制性建筑物以及原南福山塘冲污站、耿泾塘南闸、宅前塘闸站,共同形成城区防洪大包围圈。


大包围圈东至东环河,南至昆承湖北岸,西至虞山中部,北至花板塘,涵盖原有的13个防洪片区,总面积60.7平方公里。


小编了解到,10处防洪控制性建筑物已于去年全面建成。


另外,在白茆塘枢纽工程的南侧,还配套建设了城区防洪大包围调度中心。

▲大包围联控联调智能调度中心效果图


城区防洪大包围调度中心主要有电子沙盘、防汛会商中心、液晶大屏等功能区域,是城区防洪调度的数据中心、指挥中心,通过它可以科学合理地观测调度城区防洪和畅流活水工程。


城区防洪大包围有什么作用?


今年汛期前,城区防洪大包围工程已经全面投运,总计排涝能力达186立方米每秒,理想工况下每小时排水66万立方米。大包围防洪能力为百年一遇,排涝能力为2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当天排出。


常熟城区防洪大包围工程还兼具“畅流活水”的作用,工程以海洋泾为主、山前塘为辅,引优质长江水入城,通过科学调度、按需配水、精细调控,增强水体流动性,增大水环境容量,提升城区水生态环境。


在工程投用以前,常熟只能利用江边水位差,无动力传导入城区调水。如今整个大包围圈就像流动的“护城河”,时刻可以为城市提供源头活水!


未来,我市还将积极推进城区防洪与活水联控联调智能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数学模型和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建成以城区防洪与活水为中心,框架一致、标准统一、互联共享、安全可靠的联控联调智能平台,提升常熟防洪、排涝、水环境综合调度的科学决策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真正实现“智慧水务”。


(特别感谢: 张绿漪 1008常熟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