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非洲之“戰爭考驗”

“親歷非洲”系列文章謹獻給那些為祖國和世界和平默默奉獻的維和戰士,也以此紀念我濟南軍區第十二批維和醫療隊赴南蘇丹執行任務五週年!

看到本文的封面圖片你肯定會慨嘆非洲的天空如此美麗;遠眺中國國旗和聯合國旗高高聳立會激起你的愛國熱情,甚至使你熱血沸騰;發現密密麻麻的鐵絲網你會感覺到這是戰場上戰爭的間歇,無意中你也會想起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2014年4月14日至16日在南蘇丹團結州首府本提烏髮生種族屠殺事件,造成200多名平民死亡。2014年4月18日中午,我維和醫療隊二級醫院網絡值班員突然接到聯合國指示,2小時後直升運輸機將送來大批傷員,我們聽到這個消息都感到震驚,因為我們當時的任務是為聯合國人員提供醫療保障服務,並不包括當事國戰爭雙方的傷員,一旦介入國內戰亂,勢必給我維和人員置身於戰爭的危險境地。

前接病人的救護車開始集結,肯尼亞保護部隊負責路途保衛和警戒(中間車輛)。

大家各就各位開始緊張準備。

車輛啟動

醫療隊警戒班也部署到門口開始警戒(手術室內通過窗戶手機拍攝)

中國工兵分隊也派來警戒人員

他們隱蔽在特定的地方

第一批傷員到了

執勤的肯尼亞士兵,拿著槍警覺地注視著.......

肯尼亞衛生人員也參與了救助傷者

這是我們熟悉的的接送肯尼亞哨兵換崗的小車,現在乘坐的肯尼亞士兵負責前接傷員的途中保衛。

遠處是我國哨兵

保護部隊領導陸續到了

商量保衛措施

車輛越來越多

人員也越來越多,這是戰地記者。

肯尼亞女衛生兵也參與其中

蒙古國保護連也到了

馬上開始部署

這是他們連長,剛剛做完闌尾炎手術,從我們二級醫院(本院)出院,我給他做的麻醉。

人不下車,車不熄火。

接下來十多天,無論天氣多麼惡劣,他們都忠於職守,護衛著我們的安全。這是4.18夜,我在手術室內透過窗戶手機拍攝的。

大家忙碌著

有條不紊

不同國籍,齊心協力。

哨兵、醫護人員、聯合國人員。

病房內

查看病情

傷情嚴重

一旦二級醫院受到襲擊,這些車輛可保障傷員撤離。

聯合國人員也陸續到達現場

為加強防範,我工兵部隊加派兩臺步戰車。

狹小的空間內執勤

急診室內住著7個月身孕的重度顱腦損傷患者。

醫院在基地的最前沿,手術室在醫院的最前方,時刻潛伏著殺機。

我們防彈衣發放到了宿舍

2014年4月18日,我們經受了維和戰場上的第一次考驗!

作者:張新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麻醉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後,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麻醉學雜誌》麻醉科普工作組副組長,曾擔任麻醉軍醫赴南蘇丹維和獲聯合國“和平勳章”。

欲知更多麻醉學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麻醉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