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形高气低”怎么解释

形高气低,在我们练习洪传陈式太极拳中,老师常讲形高气低,不知拳友们做何理解?

为什么要形高气低呢?怎样做是形高气低?形高气低能起到什么作用?

凡事问为什么,我们练拳也是一样,要一探究竟,才不至于空练,练空。

最明显的动作是金鸡独立,如左腿站立,右腿提起,若想越起越平稳,需身形越高,气越落。反之,身形越高,气随之越向上拔高,则站立不稳。这是在外形来讲,而形高气低,在拳理讲,是符合阴阳之道,形高为阳,气低为阴;才能做到落地生根、八面支撑。

并非只有金鸡独立要求形高气低,太极拳每一个动作都要贯穿其中,如起势,又手在体前向上平举,依然要求形高气低,起势时,不可全身向上拔高,全身拔高,横气填胸,最怕横劲。意之气落,身体膨胀,手臂因气落、肩落而起,形成一个无形的大杠杆。气落之时,更是将劲路自脚底向上传导,也符合内三合与外三合之要求。

刘成德先生常说:拿住丹田练内气,哼哈二气妙无穷。也就是说气并没有那么神秘,我们呼吸之气,自然之气皆为气,静心感受怎样让气向下沉,沉住丹田。丹田为气海,这里聚气越多,人就越健康,中医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练太极拳越久,让气血越旺盛,以达养生益寿之功效。

沉气、落气、形高气低,习太极者不可不察也。

关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