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警“处罚+教育”让“人守规”意识深入人心

为充分展示支撑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成果,4月28日,记者集中探访了西安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进程。

2017年,西安市交警支队大力开展以“车让人 ”文明交通创建活动。三年来,文明交通的理念深入人心,“车让人”已然成为绝大多数司机的文明习惯,也成为了新西安新名片。快捷高效、文明有序的城市交通,既需要“车让人”,也需要“人守规”。如何让“人守规”成为绝大多数市民的文明素养?西安市交警支队下大力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集中整治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积极推动“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使人、车和谐相处,奏响西安城市交通和谐交响曲。

为了使“人守规”的步伐跟上,西安交警广泛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大力倡导“人守规”,组织志愿者在人流量大的十字路口引领行人快速通过、劝阻闯红灯的行人及非机动车。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安装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柱140个、礼让斑马线智能提示系统50处。

3月29日起,西安交警在全市开展了行人、非机动车交通秩序百日集中治理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两三轮车非法载客营运、聚堆揽客整治工作。针对全市主干道、地铁站口、公交站点、大型商圈等重点区域,严厉打击“黑摩的”非法载客、聚堆揽客违法行为。对使用伪造或套用其它电动自行车号牌的,一律依规依法顶格处罚,为广大市民打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另外,西安交警在全市设立了10处行人、非机动车交通安全教育处罚点和40余处交通文明示范路口,以教育、处罚相结合的方式,切实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据悉,全市10处行人、非机动车教育处罚点,正在同步开展执勤执法工作。

依托大数据,强化新科技,西安交警创新整治模式,建立了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信息采集APP。通过民警手机执法终端人脸识别比对功能,一键核查身份信息和交通违法频次,执勤执法时现场“扫脸”采集驾驶人、车辆及交通违法等相关信息,自动上传交管云端数据库,实时掌握每位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记录,全面提升行人、非机动车遵章率和交通文明素养。该APP自上限使用以来,截至目前共采集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信息3.6万例。

西安市市交警支队秩序处秩序科民警刘莹剑告诉记者:“处罚不是目的,目的是让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通过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让他们意识到交通违法的危险性,从而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违法现象”。

下一步,西安交警将不断提升行人、非机动车信息采集APP的功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将试点植入网上交通法规学习答题新模块,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人员信息进行曝光,同时将违法信息进行记录,根据相关违法登录规定,严格审核后录入“六合一”平台依法处罚。不断提高交通出行者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不断提城市升文明交通素养。(记者 郑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