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股价”和“市盈率”之争

小花豆腐铺的故事


情景一:


今天小明刚起床,发现街上人头攒动,细一打听,原来是街头豆腐西施小花家的豆腐铺要发行股票了。作为小花的忠实粉丝(舔狗),小明义无反顾买了她家的股票。



小花豆腐铺此次共发行两百张股票,每张股票面值10元。那么,小花豆腐铺的市值是200*10=2000元。


2018年,小花豆腐铺赚得净利润200元。假设豆腐铺将净利润的50%(股利支付率)分给股东,那么每份股票小明可以获得收益是200/200*50%=0.5元。


当年的静态市盈率(PE)=市值/净利润=每股股价/每股收益=10/1=10


也就是说,小明持有小花豆腐铺的股票的年化收益率=市盈率的倒数*股利支付率=0.1*50%=5%。



情景二


2019年,小花豆腐铺升级了做豆腐的技术,采用了智能机械工艺,将原本四四方方的豆腐做成了雕花豆腐和各种模型豆腐。


由于艺术性和美观性的提升,小花豆腐大卖,声名远扬,分店开到了小镇以外。

这一年来,小花豆腐价格涨了一番,销量更是翻了几番,

净利润翻了4倍达到了800元,因此,小花豆腐铺的股票市盈率=P/E=10/4=2.5。


小明持有股票的年化收益率=市盈率的倒数*股利支付率=0.4*50%=20%



“股价”和“PE”之争


此时,如果小明出售股价,资本利得是0元,而如果选择持有股票,可以获得20%的年化收益率,出现了套利,所以小花豆腐铺的股票价格被低估了。


看到这里有的读者朋友可能会说豆腐铺技术改进后,股票的PE被低估了,像这种运用高科技,并且具有奢侈品属性的豆腐应该给它50倍PE,股票价格就变成了200元。



还有些读者可能会说,这个情景忽视了人们的预期。


现实中的投资者可不是故事里的NPC,当投资者们得到豆腐铺技术升级的信息,肯定会提升业绩增长的预期,那么大家会出高价踊跃购入小花豆腐铺的股票,推动股票价格上升,股票价格会涨到160元,从而可以得到PE为40倍。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先有股价还是先有PE,市场不乏有投资者议论某某股票的PE应该是多少,然后再通过确定好的PE*每股收益得到合理的股价。


在这里PE成为了一个预测性的指标,一个先验指标,投资者可以通过判断股票PE是否被高估,从而得出股价是否被高估。


但是根据市盈率(PE)的定义式,毋庸置疑,是股价决定PE。


这个结论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


市盈率是一个结果导向的的指标,我们确实可以利用PE来判断股价是否被高估,但是却不能迷信市盈率,毕竟市盈率只是能反映股价,而不能决定股价。


而想要判断上市公司股价是否被高估,需要回归到公司价值本身,通过研究把握公司的内在价值,从而判断这个公司是不是一个高盈利、高成长、好价格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