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领风骚】宋代才女李清照,关于她你知道多少?

提到李清照这三个字,你会想到什么?是宋朝优美兴盛的宋词文化,宋代风雨飘摇的历史沧桑还是她个人敢爱敢恨的性格?

我们熟悉的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也是宋代婉约派词人的重要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称,同时还有"词家一大宗"的名号。从她流传至今的作品以及后人对她的评价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她在宋词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李清照的文学才能首先来自于她超乎常人的天赋,同时也要感谢她的出身和她明智的父亲。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拥有丰富的藏书和卓识远见,在李清照的早期生活中,她从父亲的藏书中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早期生活优渥无忧无虑,她曾在游玩时酒醉后写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种愉快的诗句,其中小女生的娇憨可爱跃然纸上,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这首诗看到历史深处那个活泼快乐的李清照。

幸福的生活从小女孩时期的活泼顽皮、生活富足、父母疼爱持续到少女初长成,她和丈夫赵明诚情投意合、琴瑟和鸣,同时他们二人还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日常生活中,夫妻二人总是能够找到同样的兴趣和话题,赵明诚和李清照都喜欢收藏金石书画,总是尽自己所能对那些失落的历史古物进行维护和修理。他们还都对文学有所研究,在闲暇时,偶尔小酌一杯吟诗作对。可以说,这对志趣相投的夫妻在早期一直过着非常幸福而恩爱的生活。这段时光是美好的,但也是短暂的。

从金兵南下入驻中原后,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社会动荡不堪,即使南下的金兵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让她原本富裕的家庭不再安宁,让她与丈夫颠沛流离四处流亡。可是山东妹子李清照对国家非常依恋,冒着战争中受伤的风险,她也要留在北宋故土,不愿南下偏安一隅。但这与她寄希望于朝廷的丈夫意见相悖,所以他们不复从前的甜蜜,两人之间也出现了许多隔阂与矛盾。最后她的丈夫赵明诚选择跟随朝廷,而李清照则颇为失望地与丈夫分隔两地。

在这段痛苦的空闺时期,她为了排遣心中的寂寞和无助,写了许多直表寂寞难捱之情的诗句,李清照对夫君的思念溢于言表,"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醉花阴》就是最好的说明。

后来时局动荡,李清照不得不南迁,与丈夫会合的过程中又因颠沛流离保存不善而痛失大量之前搜集到的金石书画。这对于李清照来说,实在是莫大的痛苦。去到南方,李清照满怀对故国故土和往昔优渥生活的眷恋,她和丈夫的爱情也不如从前甜蜜。在这一段时间,李清照无疑是痛苦的,因此她也直抒胸臆,用诗句来表达自己当下对过去的怀念,同时描写自己在南方生活的寂寥苦痛,就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苦闷、聊以自慰。

可谁能想到,生活是无情的,更大的打击从来不会停止。在李清照生活本就不如意的时候,她的丈夫赵明诚却又因病在颠簸的路途中逝世。这对那个时代的女子该是多大的折磨啊!虽然夫妻之间偶尔吵吵闹闹有不愉快,但是他们终究也是恩爱的,这种痛失伴侣的感觉,这种再也没有知音的感觉,这种再也没有家的感觉,是多么痛苦啊!

在赵明诚去世之后,李清照的生活质量再次急转直下。在此后的时光里,她也一直过着孤苦伶仃的悲惨生活,甚至还受到张汝舟的蒙骗,忍受世人非议再嫁却发现自己受骗,还散尽钱财、寂寥萧条。生活没有丝毫改善,终老也没能实现宋朝北归、回到故乡的梦想,孤寂地死在江南,客死他乡无法落叶归根。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见证着历史,她的生活随着宋朝境况的变迁而变化,从宋朝兴盛时到宋朝不敌金军退守江南。出生于两宋交际之时的李清照本是幸福快乐的,但因国事变化,她的生活大不如前,这个人物的一生是悲情的一生。但是在苦难中,往往能孕育出伟大。李清照的词从年轻时的快乐轻松风格到年老体衰时的凛冽萧条色彩,这些都是宋词婉约派的重要成就,也给我国丰富的诗词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