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的“圣诞“与“春节”

不可否认,现下绝大多数公司都具有产品本土化意识,做到产品本土化的品牌也不在少数,但是能做到可口可乐公司这样的成就的屈指可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卖方市场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即使产品再好,消费者不买账,企业照样倒闭。所以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应该把关注点放在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上,了解消费者想什么、需要什么,而不是盲目打广告,吃力不讨好

广告在主题上都是以新年题材来表现的,无论是西方的圣诞节,还是我们的春节,都充斥着阖家团圆、温馨愉快的氛围。在细节上,圣诞节的可口可乐更多表现的是恋人间的甜蜜,可口可乐作为爱情的传递者,见证着新的一年,美好甜蜜的爱情的结合。

/
/
/

在新年的广告中,以小朋友的视角,可口可乐填补了见证亲情团聚的空缺,让年夜饭变得完整、温馨。可口可乐被打造成在中国春节家庭聚餐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解渴的饮料,而是被赋予家庭幸福和睦和迎新春的寓意,充分体现了中国人追捧的“好意头”。这一广告表现手法巧妙地运用了情感诉求来调动顾客的购买欲望。

/
/
/

在我心中,一瓶三块钱的可乐,第一口的价值是两块五,剩下的饮料加上包装才值五毛钱。新年广告中最后的广告词“这感觉够爽”,就像是我亲身喝下第一口后发出的感叹,贴近了消费者的内心。在圣诞广告中结尾的“open happiness”,我理解为开放的、可分享的快乐,迎合了西方国家的文化。

/
/
/

在这两则广告中,体现的是可口可乐品牌的地主优势,本土化是可口可乐系统经营策略两大原则之一。可口可乐的网络延伸到哪里,就在哪里选人用人。他们认为:当地业务员一是熟悉本地商情,包括街区、商家情况、购买习惯等等,能使可口可乐的销售工作尽快融入当地环境,因而各地区的广告也更能被当地消费群体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