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自治下汇聚战“疫”力量


“麻烦您把通行证打开,方便工作人员打勾”,新明街道公园里小区党员志愿者蒋鸣涛一边这样说,一边解释道,这样能尽量减少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在新明街道明43个小区居民进出都有严格的程序,测量体温、查看出入证、登记,对在出入口等外卖的居民,志愿者们都会劝说他们尽量互相离得远点。这是这个街道党员志愿者们轮班轮岗的日常。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来,新明街道所辖小区都启动了封闭式的管理模式。然而,公园里小区的业主蒋鸣涛发现,原先值守的保安情绪低落,一询问才知道保安们分成了节前回家和节后回家两拨,现在节前回家的难以返岗,在岗的这批连续值守,压力很大。蒋鸣涛想着要发挥自己作为党员的带头作用,组织志愿者行动起来。他和仍在河南老家的物业经理一商量,两人几乎一拍即合,“物业经理带着哭腔说能有人帮忙真是太好了,保安人手不足,这段时间忙得团团转。”


2月4日,蒋鸣涛首先和明珠社区书记谈银园沟通,表示要临时成立志愿者队伍,请求支持,自己会以业主的身份呼吁更多邻居加入。社区也有组织志愿者队伍的想法,于是在宸园党支部群里召集志愿者。很快,80人的志愿者队伍就组建起来了,活跃在公园里、银珠明园、嘉利广场。

“红马甲”到位了,保安的压力就减小了很多。接替了部分门岗工作,对所有出入者进行详细盘问,蒋鸣涛的这支志愿者队伍还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小区的“巧思”。前几天,居民出入通行证发放工作在各小区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何精准地发放到小区业主手中又不产生人员聚集,还避免居民淋雨,蒋鸣涛左思右想,决定分不同的时间段,在地下车库发放,小区居民按楼栋先后领取。开始发放时正是晚饭时间,他有点忐忑地在群里询问谁有空帮忙。没想到,好几位志愿者放下饭碗到地下车库和他一起发放。3个小时的时间,志愿者们共发了385户。


凭证出入以后,蒋鸣涛发现车行出入口经常排起长队。他看到杭州部分小区的做法是用工作证明换小区内部通行证,他连夜赶制了一批公园里“定制”通行证,上面印了编号、物业LOGO、并一一登记房号,做到编号和房号对应,出入人员可溯源。只要有盖章的工作证明,就可以换“定制版”通行证,不用再核对身份证,这样大大减少了出门排队的时间。14岁的儿子也时常想出“金点子”,电梯门口放置了抽纸供居民按电梯使用,避免了直接接触电梯按键,但随之也产生了新问题——用完的抽纸有时被扔在地上。儿子找来一种可粘贴的垃圾袋,贴在纸巾盒下方,上面写着“纸巾回收”,乱丢纸巾的现象果然改善了不少。

蒋鸣涛说,自己做的不算什么,最让他感动的是广大的志愿者们。一人呼吁,大家响应,甚至有被隔离的志愿者因不能来参加志愿活动而备感遗憾。有一次,志愿者们在站岗服务,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主送来一包口罩后就匆匆离去,让寒风中的志愿者心生暖意。“小区是大家的,只有发动大家关心小区,才能真正做到居物和谐、邻里和睦。这段时间,小区里认识我的人多了,大家不能常出门,关系反而更贴近了。”蒋鸣涛说,这就是他作为党员、作为志愿者、作为一名业主的初心。目前,新明街道所有小区都象公园里小区一样实现业主自治,大家每天排好值班表,轮流值守,小区防控秩序紧然,居民安全感显著提升。(通讯员 王朝武 魏薇 记者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