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时一分钱都不想出的女人,有错吗?

有位咨询师朋友私下透露:“你知道情侣之间最容易分手的是什么时期吗?不是热情过后的平淡期,而是结婚前夕。”

仔细想想不无道理,婚前的两个人面临着房子、金钱、风俗等各种问题,一个谈不拢就很容易引发争吵,加上“婚前恐惧症”的压力,身心的双重疲惫往往很容易击垮一段感情。

朋友小莫就曾经在婚前与男友分了手,到现在都懊悔不已。

小莫与男友大学就认识,感情基础是挺深的,毕业后一起在大城市奋斗。几年后,他们与其他的情侣一样,合计着也该把结婚搬上日程了。

男友收入比小莫高许多,人也聪明靠谱,两人早早看中了市区一套两居室的房子,虽不大,位置也算方便。

男友自己的积蓄加上父母的支援,很快就把房子买下了,解决了房子,婚姻最大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小莫很高兴。

一路张罗着买房,装修,小莫开心的期待着自己的婚礼,男友的脸色却越来越不对劲,后来终于跟她提出:

买房其实已经花光了自己的所有积蓄,手头没什么钱了,他希望小莫能把自己的存款拿出来,一起投入到小家庭中,虽然只有几万块,也能多少补贴补贴。

小莫却反映很强烈,她义正辞严的表示,在自己老家,结婚肯定是男方负责所有费用开销的,包括车房和酒席等等,女方都是一分钱不要出的。男友如此要求,就是不爱自己。

几次沟通未果,男友觉得小莫一点也不为小家庭考虑,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和面子;而小莫觉得让女方家出钱的男人,就是有问题的,不值得嫁,两人终究一拍两散。

一年后,男友已经娶了别的女人,而小莫依然独自一人,她也曾怀疑的问我:“是他极品还是我太计较了”?

其实,类似这样的问题,在现代社会并不是个例,很多婚前吵到分手的人,根本问题其实就是在利益上的互不相让。

两个年轻人从不同的家乡走到一起,决定组建家庭时,是要遵循老家的风俗,还是新事新办?让男方包办一切,女方一分不出的风俗,真的好吗?

01.男方包办的风俗,其实是旧社会传统婚嫁的标志,实则代表了女性的从属地位

以往之所以有这个风俗,让男方花许多钱把老婆娶回家,实际上意味着男方家添人了,以后这个媳妇就是男方家的人了,和女方家基本上关系不大了。

以前社会,女孩嫁人甚至会上男方的族谱,随夫姓,安心把自己当男方家的人,伺候公婆,传宗接代,和自己的父母只能偶尔走动,还需要提前和婆家请示。

以往常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也是指女孩嫁人了就和娘家没什么关系了,所以女方家当然是不用出钱,这种传统习俗本质上是对女性地位的一种贬低。

其实,即便是旧社会,越是有钱人家的女儿,越是会给很多嫁妆,而且要让周围人都看到,这其实也是给自己女儿的一种保护和体面,将来才能有点地位。

02.想依照传统风俗,就要割让自己的其他权益,这往往才是矛盾的开端

即便是现代社会,有一些地区,还是依然遵循着传统的风俗,认为男方是娶老婆,女方是嫁闺女,娶老婆理应付出一切,嫁闺女则是送人出门,无需花一分钱,要彩礼都不为过。

可是这些风俗的背后,女孩的父母是否想过,这是要割让女方的部分权益作为代价的。

比如说按风俗结婚后,以后要不要听婆家话?能不能还保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未来还能否赡养自己的父母?

如果做人太双标,只想享受传统风俗的好处,而过日子就按现在的女性权益来讲新规,处处要求平等独立,那未来多半是要产生矛盾的。

很多婆媳矛盾的根本点也出在这个问题上,婆家认为自己是出资人,就应该享受相应的权利,处处干涉小夫妻的生活。大家争论起来各有各的理,直到矛盾激化到无法挽回。

03.遵循传统的婚嫁风俗,反而会让女性的经济利益更得不到保障

《婚姻法》发展到现在,基本在房子归属的问题上,已经隔绝了女性想随意分一杯羹的可能性。

比如男方买房,负责一切费用,女方不花一分钱进门,看起来是省钱省事,但是房子妥妥是人家的婚前财产,过多少年都和你没什么关系。

现在许多男方愿意在婚前准备好房子,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房价高涨的今天,房屋依然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投资。有法律的保护,也可以高枕无忧,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我是小莫,不用男人说,自己都会主动拿出自己的积蓄,用于买房或结婚的费用,这是一种姿态。

很多时候,金钱的意义并不仅仅是金钱本身,男人也不是那么在意你那点钱。

有时候人在意的,更是一种姿态,是从你的行为和想法中,看出你是否有责任心,肯分担,能不能理解和尊重对方的付出。

(当然,提醒各位女性,在出钱的同时,也可以视情况要求房产加名,或按出资额提前注明好产权比例,这很公平,也是对自己的保障)

如果你的男人为了家庭在想尽办法,而你却在袖手旁观,把所有困难都推给男人解决,无疑是对彼此感情的一种伤害,也磨灭了男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动力。

让自己的精神和经济一样独立,才是幸福的基础

现代社会,很多女孩子经济上看似独立了,有自己的事业,但是依然缺乏精神上的独立。

精神上,对男性还是有很强的依附心理,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依然对彩礼有很深的执念,依然觉得男方如果不是花大价钱把自己娶进门,自己就没面子,太亏。

美其名曰“我爸妈不能白养我一场”,实则还是把自己当做了一个附属品和待价而沽的货品。

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与其婚前风光,婚后憋屈,还不如新事新办,心中不要有太多嫁娶之分,两个人是共同组建一个自己的小家庭,共同尽一份力,双方父母能帮衬些固然更好,但最起码可以做到不添乱、明事理。

这样的婚姻,过起日子自然腰杆更硬,底气更足,自己掌握婚姻的主权,别人也无权过来指手画脚。

真正的安全感,并不是来自于婚姻和男人,而是来自于经济和精神的双独立!

做一个有能力付出,有能力共情,也有头脑保障自己的女人,何愁幸福不敲门?

【对于婚前女方一分钱不出真的好吗?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关注我@疗心师艾瑞儿每日分享情感心理干货,陪你一起认识自己,看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