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养殖业”唱响产业扶贫“新号角”

稳脱贫保增收,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三都县全面落实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以企业示范带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保障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致富。

走进贵州省吉尔斯循环农业有限公司养殖示范基地,宽阔的场区道路、标准化的养殖场、整齐排开的圈舍、完善的绿化、浓厚的企业文化,一个现代化高标准养殖企业呈现眼前。走进羊圈舍里,羊叫声不绝于耳,圈里的羊儿活蹦乱跳,很是热闹。

画面中正在给羊投食的是基地的工作人员王眼,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王眼一家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帮扶,于2017年搬迁到中和镇雪花湖移民社区居住,经过介绍,到离家只有5分钟车程的基地上班。如今,一家子住房有保障、工作有着落、生活有盼头,王眼满足的笑容溢于言表。

“孩子年纪小,以前我在外面打工没法照顾,现在家附近开了这个厂,照顾孩子的同时,我还能顺便来这里上班,一个月有3000元钱的工资。”务工群众王眼说。

该公司于2018年3月落户中和镇扶贫产业园,企业用地面积210亩。企业主打种桑养羊畜牧业,通过实施“桑、草种植—羊养殖—培育双孢菇—蚯蚓养殖—家禽养殖—有机肥生产—返田种桑草”的种养结合,形成“种养加”一体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坚持走绿色、优质、安全的“生态经济路”。

公司一直围绕县委、县政府的脱贫攻坚来做,“1+7”模式飞地集中饲养,带动了60多个村落,目的就是使全县边缘化那些覆盖不到的贫困户,集中在这里,达到脱贫的效果。贵州省吉尔斯循环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景青说。

同时,企业发展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基本覆盖全县各镇(街道),公司年底包干分红按不低于总投资的9%,约600万元进行包干分红,分红覆盖贫困户5192户20327人,户均增收972元。解决常年务工300余人,季节性务工500余人。

农户潘英直就是企业覆盖合作社受益者之一,他和老伴一起管理合作社,加上股东享受年底分红,夫妻俩一年的收入非常可观。他告诉记者,公司提供羊种,待出栏时公司负责回收,同时提供技术、防疫等服务,给农户吃了“定心丸”,也增加了他们发展产业的信心。

“刚开始很看好这个公司的发展,于是我选择了入股,在年底分红一个人大概能拿到2、3万元,我和我老婆同时还在这里务工,一个月可以拿到5000多元钱工资,目前技术方面也掌握到位了,现在工作上几乎没有什么困难。”三都县永超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东潘英直说。

据了解,2019年该公司实现种羊采购12920只,完成销售金额3980万元,企业全年实现利润近千万元。种羊场也先后被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羊规模化高效安全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核心场”、“贵州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观摩项目”。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要在强化科技支撑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冷链、精深加工等产业,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打造三都特色产业品牌,开拓一条绿色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发展新路,更好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我们当时成立公司时就有一个5年计划,今年是第三年,是扩大羊种群的一年,发展达到一定的数量以后,我们明年准备着力发展加工这一块,让产品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增加当地的收入。”贵州省吉尔斯循环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景青说。

END

图文:县融媒体中心 韦恩雪 胡和媛 苏沛柔

编辑:县融媒体中心 白永华

审校:县融媒体中心 韦荣整

编审:县融媒体中心 蒙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