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书感悟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忆往往是有限的,随着时间流逝,很多重要的时刻,美好的感觉会渐渐遗忘,而文字却能够记录下当时的感受,让记忆保鲜。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当我们读到一本好书时,各种灵感会在脑子里迸发,如没有及时通过文字记录下来,灵感就会稍纵即逝。

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他的博学不仅与他的天赋有关,更与他的勤做读书笔记有关。

据钱钟书夫人杨绛回忆,钱钟书先生喜欢做读书笔记,他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读书时养成的,历时十余年的时间,全部外文笔记本共178本,中文笔记跟外本笔记数量不相上下。

读书笔记不仅能增强记忆,而且能提高读书效率。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烦恼,看书时,总觉得这句话之前在哪里看过,但却实在想不起来。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烦恼,下面这本书将非常适合你。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这本书作者是日本的奥野宣之。

奥野宣之是读书笔记热衷者,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他都坚持用笔记本记录,由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

这本书,作者将自己写读书笔记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了出来。

包括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 5个方面,它教会人们如何把书中内容刻在脑海里,并加以活用,最后改变思考方式。

01 做读书笔记有哪些好处呢?

第一:加强记忆。

我们看完一本书,如不能记住书中所说的观点内容,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记不住书中内容,就谈不上学以致用。

读书笔记,可以记录下所思所想,帮助我们加强记忆。

当读书的目的从“读完就好”变成了“写读书笔记”,读书的重心也自然发生了变化,你不再是“因为读了书而写读书笔记”,而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

这是一种主动阅读的方式,主动式阅读是人主动吸收知识的过程,可想而知,效果一定比被动阅读的效果要好。


第二:有利于让知识内化。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实际上,很少有人会反复读同一本书,这时读书笔记就是非常好的重读途径。

有了读书笔记就无须重读整本书,你可以在读书笔记里轻松找到喜欢的摘抄。

虽然这样看起来费时费力,但从结果来看,这种读书方法最有效率,反而能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看读书笔记的过程,其实也就是重读的过程,通过反复的翻阅读书笔记,将之前消化过的知识又加以精细咀嚼。

这样不仅有利于在旧知识上输出新知识,而且能促进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思想。

第三:有扎实的收获感。

很多人读完一本书后会有一种白读了的感觉,因为头脑记不住,纸上又没留下点什么,长此以往会打击到读书的自信心。

读书笔记,其实是人与书之间的桥梁,真正地阅读是与手中的书建立起紧密的联系,真挚地与每一本书对话。

当你看到满满的读书笔记时,内心的满足感和收获感油然而生。

当然,除了以上的好处,书中作者还给我们列举了其他的好处。

真正的读书笔记,绝对不是简单的“流水账式操作”,而是有方法,有技巧的。


02读书笔记正确的打开方式

作者从选书 、购书、读书、记录、活用 这几个方面,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和操作。

(1)选书和购书。

制作购书清单,购书清单是一份无形的财富。

书籍主要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需要将平时看到想读的书记录在购书清单上。

如果在报纸和杂志的书评里看到想读的书,在把书名列入购书清单的同时,把那篇报道也贴在笔记本里,这是为了在看完书以后还可以通过这篇报道,回想起当初买下这本书的契机。

购物清单上写清楚书籍名称,作者,出版社等信息,方便后期查找。

通过制作购书清单的方式,买书时直接按照清单上的书名选购,

一方面节约了时间,另一方面,这些书都是自己主动思考想读的书籍,兴趣会更浓厚。

这样也有利于找到真正想读的书,避免了冲动购买。


(2)读书,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作者建议读书笔记用专用的笔记本,要踏实地写笔记,不要为了坚持写读书笔记而走形式主义。

笔记是为了理解书中的内容,只有这样才是有意义的。

想在读完每本书后有所收获,就需要有技巧地写读书笔记,并长期养成习惯。

做记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书中重点,做记号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第二:重读,读完一遍之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第三:标记,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我们可以用各种符号表示意思,比如直线是“重要”,曲线是“非常重要”,圆圈是“专有名词”,这取决于自己的学习习惯。


(3)记录

“一元化笔记读书法”,意思是将读书相关的信息计入同一个笔记本。把想读的书和读过的书都记在同一本笔记本里,不设分册。

这个方法的好处在于简单易懂,人人都能做到,而且所有信息都放在一个本子上,“只要在这里找,就一定能找到,在这里找不到,那就没有”,这其实也是提高效率的方法。

”葱鲔火锅式”读书法,鲔是鱼的一种,葱鲔火锅就是葱段和金枪鱼火锅,是以葱和金枪鱼为材料烹制的日本特色料理,葱为配菜,而非调料,葱与金枪鱼是同样重要的。

这种笔记读书法,主要在于强调摘抄和评论都重要。

首先,写上:读书日期-书名-作者名

接着:(摘抄)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

最后:(评论)自己的感悟

“一句话摘抄法”,有人说摘抄很费时间,但即使如此,摘抄的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

一方面帮助促进、加深对书的记忆,另一方面能加深理解。

如果你觉得大段的摘抄很浪费时间,不妨使用“一句话摘抄法”,将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摘抄下来,彻底地专注于“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


(4)活用。

如何活用呢?

重读读书笔记是个不错的途径。

多读,多重复回顾读书笔记,加深印象。

大家都知道,读书是为了学以致用,读书笔记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在不断重读中,它能帮助我们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同时,写读书笔记,有利于锻炼对文章结构的组织能力。

长此以往,记笔记有利于提高思想输出的质量,我相信,不知不觉中,你的写作技巧也会得到提升。


03结束

《朱元璋传》作者吴晗说过“要想做学问,就要多读、多抄、多写。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秘诀。”

学读书笔记无疑是多读多抄多写的好方法,当然,随着时代发展,会有更多实用的读书方法。

我们也不用只拘泥于这一种形式,读书笔记只是一种手段。

我们的目的是让读过的书内化成自己的,从而改变思考方式,指导生活。

让我们都能在读书的路上越走越远!@林小小猫


作者简介:林小小猫,18天高效阅读联合创始人,我手写我心,靠近我,温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