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各地方相继发布的楼市新政,此举对购房人有哪些影响?

小亦乐乐


楼市新政也分两个方向:一是适度放松、帮助地产企业度过难关;另外是边际收紧,如同认房认贷、首付比例、二套资格认定等等。当然,近一个月来,利好政策居多,但也有一些楼市政策遭遇一日游或者三日游,从2020年开年,我们已经经历了 河南驻马店、广州商办等楼市放松政策一日游,今天又有青岛放松限购限贷政策三日游,可以明显看出决策层这次调控的决心,凡是触碰限购限贷底线的政策,都将被叫停,“房住不炒”定位不容动摇。


决策层一再强调,即便是经济发展不景气,现在也不会拿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对于购房人来说,如果是出于投资目的,建议收手;如果是刚需自住,现在可以考虑出手,因为这时候 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市场,价格优惠都很可观。


大白话说地产


近一个月以来,各地相继发布了多项楼市新政,对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这种背景下,房企面临结构性机遇,购房人政策窗口期得到延续。

第一、各地方楼市新政梳理

近一个月以来,各地方相继出台了多项楼市新政。小菜大致梳理了一下,主要是以下方面:

01、关于落户的新政

4月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督促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特大城市外的积分落户限制。

取消落户限制的城市有沈阳、南京、重庆、南昌、大连、佛山、江门、苏州、宁波等地,有的是取消人才落户限制,有的是取消人口落户限制。

02、关于城市旧改的新政

今年全国范围内将重点推进旧改工作。

目前,一线城市旧改工作已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其中,广州黄埔区4月15日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大“三旧”改造对产业发展的支持,明确了配建比例;深圳、上海要求促进城市更新工作提速提效,等等。

03、关于土地出让的新政

上海出台新政,竞买人不足6人的,直接挂牌出让;超过6人的,竞价招标出让,力求土地交易平稳有序;深圳出台新政,加快商品房供应,允许延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昆明出台楼市11条措施,包括土地出让金延期缴纳等。

04、关于公积金支持的新政

杭州出台新政,在6月30日前,可以按月提取公积金支取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佛山公积金可贷2次,但须将首套结清;乐山调整公积金认房认贷标准,夫妻最高额度为50万。

05、打击炒作的新政

深圳宝安区出台文件,打击房企和中介机构收取“喝茶费”和“更名费”;南山区跟进出台文件,打击恶意炒作、哄抬房价行为。

上述新政措施可能不完全,但基本能反映最近一个月各地新政的总体面貌,这是疫情基本过去后,为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修复行业创伤,加速经济复苏的“一城一策”帮扶措施。

第二、各地陆续出台楼市新政的原因

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地方楼市新政频繁出台,小菜分析,大致有以下一些原因:

01、对冲疫情冲击

国内疫情虽然基本过去,但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外部经济环境非常不理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外部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将局部影响国内经济。

为对冲疫情冲击,加快经济复苏,帮助修复疫情冲击后的楼市,在“一城一策”范围内出台帮扶措施就是应有之义。

02、维稳楼市

出于疫情防控,楼市停摆了2个月左右时间,这对资金密集型行业来说,资金压力是非常大的,有些杠杆率过高,资金压力过大的企业,已经提前破产了,开年前3月有上百家房企破产就是例证。

而出台的新政措施,涉及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延期缴纳、阶段性放宽预售条件、放宽落户政策、公积金支持等,都是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帮扶措施。

深圳楼市逆势过热,不得不出台打击“喝茶费”措施,并严禁恶意炒作、哄抬房价行为,无疑有利于稳定楼市,“杀鸡儆猴”。

03、支持刚需购房

佛山公积金可贷2次,无疑有利于改善型购房入市;多地取消或放宽落户限制,有利于常住居民解决户籍问题和购房资格问题,支持刚需购房,促进楼市平稳发展。

04、增加楼市供应,缓解供需矛盾,平抑房价

深圳、上海出台新政,要求“三旧”改造提速提质,促进城市更新和存量土地供给,意在增加楼市供应;上海出台土地出让新政,少于6个竞买人的,直接挂牌出让,多于6人的,竞价招标出让,既能保证有序竞争,又能提高出让效率,加快楼市供给量,缓减房价过快上涨。

综合看,疫情冲击后,各地经济韧性不同,人口流入量和楼市存量不同,全国楼市分化趋势更加明显。在这种背景下,有的城市新政目的在于维稳楼市,防止房价过快下跌;有的城市新政目的在于加快供给,平抑房价,防止房价过快上涨。

第三、这些新政措施,对购房人有哪些影响?

在不同的城市,购房人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楼市前景是有差异的。那么,这些新政措施对购房人的影响就是不同的。

01、对非热点城市来说

取消或放宽落户限制

有利于购房者解决户籍的实际问题,从常住人口变成户籍人口,并可因此获得购房资格,享受公共服务上的同等待遇;在买房上,可以在目前优惠力度比较大时抓紧入市,不耽误相关的民生问题。

降低首付比例或公积金支持2套

目前房价都比较高,降低首付比例,公积金支持2套贷,叠加银行降息,无疑为购房人打开了多项政策“窗口”,极大地降低购房者的入市门槛和购房费用,帮助刚需或改善购房,解决实际民生需求。

02、对热点城市来说

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

打击“喝茶费”,严禁恶意炒作,维护市场秩序

“喝茶费”可能更多影响是投资客,但因此产生的恶意炒作、哄抬物价行为,受损的无疑是刚需和改善需求。

从规范市场角度,打击囤积居奇的投机倒把行为,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保护刚需正常购房需求,平抑住房价。

加快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土地,增加市场供给

无论是深圳,还是上海,都在督促“旧改”提速提质,盘活存量土地,加快土地入市步伐,增加市场住房供应,缓减供需矛盾,维稳房价。

取消或放宽新区或卫星城市落户限制,吸引人口和产业转移,帮助解决民生问题

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户限制,不仅有利于弱二线、三四线城市楼市,也将有利于大城市新区、开发区和卫星城市吸引人口,从而加快郊区、卫星城市发展,帮助产业转移,进而解决不满足落户条件的常住人口转移落户,带动购房需求和民生问题解决。

因此,在“房住不炒”的原则下,充分发挥“一城一策”的灵活性,合理制定维稳楼市的新政措施,无疑既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楼市修复,又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帮助购房者实现“安居乐业”梦想!


房坛法菜


受此次疫情影响,近一个月,各地方相继发布楼市新政,部分政策比较温和的城市,对房地产刺激有限,得以落实。但个别城市的楼市新政过分刺激楼市,出现了一日游或三日游的现象。



那各地方为何要发布楼市新政呢?此举对购房人有哪些影响?咱们分两大部分进行解答。

一、各地方发布的楼市新政,无外乎都是在稳定房地产市场。



1、稳定地方经济。疫情导致的房地产成交量骤减,开发商回款压力大,房价下跌明显。发布楼市新政稳定房地产市场,也是稳定地方经济的一种行为。


2、房地产市场影响大。虽说政府这两年在努力摆脱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但房地产的影响依然很大,涉及上下游企业众多、交易额巨大,甚至财政收入方面,房地产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发布楼市新政,避免房价继续下跌,对当地各行业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

二、对购房人的影响比较大。



1、有利于部分刚需买房落户。楼市新政中,对于购房资格和落户政策的调整,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对想要购房落户的刚需来说,是一大利好。

2、购房人想要房价继续下跌的期望破灭。本以为疫情导致房价的下跌只是个开始,没想到各地方楼市新政相继出台,可见各地方都在急于稳定房地产市场,房价下跌空间不会太大了。

3、对想要趁机抄底的投资性购房给予有力回击。很多过分刺激楼市的政策被撤回的现象,可见政府对房住不炒定位的决心,虽说房价下跌不少,央行不断降准降息,有了抄底机会到来的味道。但房价即使触底回升,幅度涨幅也不会大。



综上所述,各地发布的楼市新政主要目的是稳定房地产市场,避免受疫情影响房价过分下跌,对地方经济造成重创,并不是为了让房价上涨。刚需购房人不需要担心因此房价上涨,但也不要期望房价继续下跌。对于投资客来说,楼市有风险,建议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