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企业在创业期,持续经营期,思维的转换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吗?

胡读历史


1、随着企业进入不同的发展阶段,创业者的角色要转变为经营者

2、要看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宏观上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的变化,中观上所在行业的变化

3、思路决定出路,视野决定未来,多学习,多看书,多与高人交流,让自己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不会被时代的车轮所抛弃


创新百脑汇


创业容易,守业难。谁说的已经无法考证了。既然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还有一句老话叫,光脚不怕穿鞋的,创业的时候是光脚的,守业的时侯已经穿上鞋了。

创业虽然开始时也很难,但和守业比起来就容易多了。

创业阶段没有太大负担,可以放开手脚,因为本身就没有,所以没啥可怕的。大不了从头来过。

而持续经营期,没有了压力,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在安逸的环境中会使人变的没有追求,或沉浸在自己的功绩中。

富不过三代也是说关于守业的。当人享乐久了就会胸无大志。

如果已经到了持续经营期,还用创业时的劲头疯狂发展。也很容易出问题,最近瑞幸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疯狂扩张产生的后遗症。

个人觉得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最好是停下来,自检一下,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提前规划好,设定危机应对机制。然后再以创业者的思维去开疆拓土。

创业期,和持续经营期,思维转变不是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所在。

大道至简,原理原则不会改变,而方法和工具天天在变,无论是创业思维,还是守业思维都要遵从商业的原理原则,

是否符合经营的原理,才是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


70后裸辞创业生活


从某种角度来讲,创业容易守业难,我们可以把创业理解为“是把项目变成钱”的过程,而守业实际上就是“用钱去生钱”的过程。如果把实体企业比作一艘船,船大,渡的人就越多,需要的人手也越多;船小,渡的人就少,需要的人手也越多。

虽然实体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里可以分为创业期、持续经营期,但还包含衰退期,以及淘汰期。纵观过往所有的的实体企业,无论是成功的和失败的,它们的生命周期里,其实很少有是因为“思维转换”导致企业生死的问题。

虽然,很多实体企业管理者、创业者,还在保留了一些上世纪末的创业思维管理企业,但这不能直接定性为企业的倒闭或亏损,是因为管理思维出了问题。

我说个简单的例子,就拿柯达相机、胶卷、诺基亚、索尼来说,在上世纪末,他们可是非常厉害的实体企业,而且在各自的领域占有的市场份额是相当庞大的, 那么为什么最后他们都处于亏损、倒闭、甚至是啃老本的状态苟延馋喘?

真的是他们的创业思维有问题么?他们的思维没有做出改变么?那么大的一艘船,虽然指令是由舰长发出,但是否能乘风破浪,能否经得起风霜雨雪,与企业本身核心实力是有很大关系的,就拿柯达相机和胶卷来说,它们的产品质量世界级的,但那又有什么用呢?企业管理者的思维也是顶呱呱的,但最后不还是败给了技术的革新,数码相机的出现,这才是真正击垮柯达的原因。有时候打败企业的根本不是什么思维,而是跨界的竞争对手和技术带来的变革。

就拿2017~2018年来说,以腾讯、阿里为例,他们做出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举动就是纷纷投资实体超市,本身两家就是互联网巨头,大多数业务都集中在线上,那为什么去投资线下实体行业呢?是投资线下实体行业,能对线上的业务有帮助?虽然后面弄了什么新零售、无人零售,但其实都算是夭折了,因为他们发现,线下、线上结合投入的成本太大了。

可能很多人会说这是创业思维的转变,这是战略布局,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抢占支付入流,抢占支付市场,不是为了自己本身的强大,而是为了限制竞争对手的垄断。

那么问题来了,试问在这两艘巨头航母序列里,谁是创业者、谁是经营者呢?在我看来,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已经在自己专属的领域发展成NO.1时,他们要做的其实并不是如何经营好产品,而是如何打压竞争对手,他们采取的策略就是能打压就打压,打压不了就入股投资,入股不行就直接花钱买断,历来资本也都是这么操作的。

像国内的食用油、啤酒、饮料等,就是这么被别人垄断的。

所以,在我看来,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切思维都是会逐步改变的,没有几个创业者从始至终都是一根筋,也没有任何一个经营者是一意孤行的。大多数企业最终倒闭的原因是他们的核心产品无法解决当下市场的需求痛点,最终被逐步淘汰,甚至不惜毁掉一个行业,这在实体行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就拿5G来说,为什么国外那么多国家试图阻拦华为的进驻,实际上就是怕华为运用5G形成技术垄断,用他们曾经对付过我们的方法对付他们,比如谷歌的安卓,微软的Windows,而他们的这种阻击思维和行为,属于创业者,还是经营者?

这里我再说个例子,巴菲特是股神对吧,他对近几年出现的数字货币一直持不看好的态度,他也一直没参与,他认为这东西不靠谱,但扪心自问一句,他的不参与,影响数字货币在全球形成百亿、千亿、万亿的市场了么?影响那些靠数字货币收割韭菜的庄家们了么?答案是没有,而巴菲特炒股秉承的就是上世纪的投资思维,这与创业思维、经营思维是有共同之处的。我们能说巴菲特的思维错了么?但能说他的思维是对的么?

而我要说的就是,旧的思维不一定是坏的,新的思维不一定是对的,创业也好、经营也罢,一切都是在不违反道德、法律的基础上赚到钱,虽然在资本面前道德与法律不堪一击,但从创业与经营的角度来讲,一艘船绝对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搞定的,有时候企业出了问题,并不是因为思维,至于因为啥,那就仁者见仁喽。

新老思维不重要,谁的思维可行就用谁的,并不是为了否认而否认,这才是企业能长久生存下去的资本与核心,像阿里搞的达摩院,国家搞得科研机构,以及其他有远见的企业搞产品研发,其实都是为了延长企业的生命力,增加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让企业这艘船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