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发布——2020年4月20日

是2020年4月20日,星期一

总第560期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一仗!

防控疫情 发展经济

4月16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正谱调研我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对我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推行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妥善安置分流镇村干部、提升合村后村干部收入、利用大数据分析研判推动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等工作给予肯定。市委书记刘强,区委书记徐利陪同调研。

王正谱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扎实推进改革各项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产业布局等因素实事求是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要盘活用好集体资源,融合趋同产业、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壮大村集体经济。要用好被撤并村闲置的办公场所,优化功能设置,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质量。要通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优化村级治理结构,提升乡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扎实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

市领导徐斌,区领导潘浩陪同调研。(杨益 王超明)

4月18-19日,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中心、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玖豫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区块链产业联盟莅纳考察,就特色园区、金融小镇以及中软数字泸州等项目进行座谈。区委书记徐利,区委副书记、区长谭荣兵,区领导蔡宗炜、邹冰参加座谈会。(陈隆水)

4月18日,区委书记徐利带队调研我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区政协主席熊杰参加。

徐利一行深入丰乐镇和白节镇的长输管线、人防工程、国道546、大旺竹海等项目建设现场,了解项目推进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徐利强调,要统筹推进竹林风景线建设,统一风格、统一管理、统一服务;要合理规划布局交通互通,预留发展空间,满足未来通行需求;要落实责任分工,增强服务意识,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服务,全力保障项目顺利推进;要科学规划设计,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施工管理,做好质量监督,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丁春翔)

4月20日,区领导潘浩调研泸州市纳溪电子商务双创产业园阵地建设。(王国中)

基层传真

4月17日,我区召开2020年春期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会,通报2019年教育体育系统综合目标考核和学校安全目标考核工作,分析2019年秋期初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安排课堂教学改革工作。(邱军利 李佳蔓)

4月17日,我区召开2020年能源安全生产暨小水电清理整改会,安排布置农村小水电站清理整改工作。(向家琴)

日前,四川县级综合传播力指数(3月)公布,纳溪融媒在全省183个区县中公开度排名18名,最受省媒关注保持前5名。(廖胜春)

今年,区社保局通过数据对比、政策宣传、准确界定免征减征对象,为参保单位按政策办理社保费减免。预计疫情期间区参保单位养老、工伤保险将减免保费5560余万元。(孙凤萍)

截至4月20日,永宁街道5个村插秧面积5000余亩,完成今年计划插秧面积任务的70.1%,为确保粮食丰收增产打下基础。(周超华 孔露)

连日来,东升街道对辖区内17个在建项目2000余份农民工劳动合同进行普查,涉及三大类12个问题,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存在问题,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刘贵芳)

4月19日,打古镇在打古社区、松林社区开展占道经营流动摊贩清理整治工作,清理整治占道经营摊点15处,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邓建刚 李晓江)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区文联副主席、区书协主席叶永兴,先后创作十多件抗疫书法作品,为武汉、北京、河南、四川、湖南等地及《书法报》《书法导报》抗击疫情爱心公益捐赠拍卖,价值近两万元。(赵康明)

脱贫攻坚

永宁街道:“扶贫直通车”助力脱贫增收

“自从开通扶贫直通车后,我的农副产业在家门口就能卖钱。”日前,永宁街道安富村6组脱贫户唐树清的几筐白菜在公路边过秤后,两张百元大钞就装进了口袋,在菜地边就将自家种的蔬菜变为现金,唐树清特别高兴。

“以往菜农种菜要运到城里卖,费时费力。现在纳美公司通过订单+上门收购方式,让菜农实现无忧种植。“他们需要什么,我就种什么。”唐树清说,按照村上安排,今年种的牛心白和莴笋,几乎都在地头就卖出去了。

改变卖菜方式的不仅唐树清一人,在安富村十组脱贫户张仁明院坝里,土鸡、大米、腊肉也变成了钞票。同样,在该村八组通村公路的叉路口,几名脱贫户种植的一筐筐洗净的藠头、血皮菜、花菜和水灵灵的莴笋也被纳美公司的配送“扶贫直通车”尽数搬上车。“今天在安富村采购5000多元的农特产品,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些东西配送给下单的职工食堂和个人。”纳美公司市场部经理李勇说。

纳美公司是永宁街道打渔山社区集体资产公司,该公司采取“直通”配送方式串起产供链,采购脱贫户的优质农特产品,配送给机关企业职工食堂、学校食堂和有意向的市民。既让脱贫户农特产品有稳定市场,又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菜。“目前我们与全区10多个村达成产供协议,今年以来收购配送蔬菜、水果、禽蛋等3万多公斤。”李勇说。

“村里脱贫户以前常常搭乘摩托车到城区卖菜,来回车费差不多要20元。现在可以在家门口就把菜卖了,价格和市场价差不多,全村30户脱贫户按产供模式种养,户均增收3000多元。”安富村党总支书记宋厚芬说。(赵康明 周超华)

保春耕 促生产

我区推广运用农机10万台

4月17日,我区举行2020年春耕农业机械应用演示现场会。演示会上,农机手操作整地机械、播种机械、植保无人机等农机具在田里来回穿梭,不到30分钟,一块面积约两亩的水田已是一片新绿。据介绍,机器插秧一天可以插50亩,是人工插秧50倍,有效促进水稻生产节本增效。

我区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种植,通过专项补贴鼓励农户推行机械化水稻种植,减轻农户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目前,我区推广应用各类农业机械10万台,装备农机总动力达到28.9万千瓦,全年机械化耕种收稻谷、油菜、玉米、小麦等农作物面积85万亩,农机综合机械化率62.4%,农业机械化推广走在省、市前列。(杨益 王超明)

G546大旺竹海段年底具备通行条件

日前,在G546项目泸州段看到,施工现场一片繁忙,工人抓紧施工,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G546是省市重点项目,泸州段起于二环路机场路南立交路口,经东升街道、丰乐镇、白节镇,合江县九支镇,进入贵州境内,止于习水县。泸州境内线路全长57.7公里,投资预算16亿元。全线有76座桥梁,平均每公里1.4座;拥有全市二级公路第一高墩,墩柱高约61米;有4座隧道,全长2500米。“针对项目难点,我们抢抓有利天气,优化施工,加大投入,确保难点一个个完成。”泸州交投G546项目办副主任郑六龄介绍。

目前,该项目完成投资约7亿元,其中路基工程完成62%,桥涵工程完成32%,隧道工程完成52%,作为泸州首个“交通+旅游”项目,力争到2020年底从起点到大旺竹海段具备通行条件。项目建成后,将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带动沿线镇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国省干线公路网,推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刘精华 吴锦江)

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温馨提示:常常运动最重要,健健康康活到老!

亲爱的读者,感谢您阅读今日纳溪新闻!

编辑:赵康明曾薇

责编:马光焱

值班编委:田梓辛

主办:泸州市纳溪区融媒体中心

主管:中共泸州市纳溪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