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如果没有遇到诸葛亮,以后的路会怎么走?

富元制作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才有了《隆中对》战略:先取荆州为家,徐图西进,取益州以成基业。

那如果刘备没有遇到诸葛亮,他会何去何从?他的人生路线会如何规划。

其实他还有一个疯狂的计划,我们好好说道说道。

这个战略打算呢,就记载在《江表传》里:

孙权遣鲁肃吊刘表二子,并令与备相结。肃未至而曹公已济汉津。肃故进前,与备相遇於当阳。因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臣)〔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刘备在当阳遇到鲁肃之前,早已经决定按诸葛亮的《隆中对》办事,此时却跟鲁肃说自己打算投靠苍梧太守吴臣,确实有些莫名其妙。

很多人觉得刘备这就是随口忽悠鲁肃一句。

然而我们先了解一下苍梧到底是什么地方,就知道刘备所说的这个打算并不简单。

苍梧是一个郡,位于交州,辖境大致位于今天的广东和广西,在当时是绝对的偏远地区。

如果刘备真是临时起意要忽悠鲁肃,怎么偏偏想到拿一个如此偏远的地区来忽悠呢?

个人觉得,刘备跟鲁肃所说的,并不是临时起意的忽悠,而是刘备在内心筹划已久的一个战略计划——也就是刘备在决定采纳《隆中对》之前自己想出的战略计划。

此时面对鲁肃,刘备打算欲擒故纵,不主动说出联合孙权的打算,而让鲁肃说出,所以就把自己过去精心筹划的战略想法说了出来。

其目的是让鲁肃明白自己是另有选择的,从而逼鲁肃主动请求联合,争取更大的主动权。

也就是说,刘备原本的战略计划,很有可能是投靠苍梧太守吴巨。

再猜测一下,我觉得刘备的下一步计划,就是用武力夺取苍梧郡所属的交州。

所谓交州,辖境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以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

不过当时的交州地处偏远,土地贫瘠,不足以支持刘备的大业,所以我大胆猜测刘备应该还有更疯狂的下一步计划:

——进军东南亚!

我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扯淡,但是呢,中国古人向东南亚和朝鲜进军并在此建国的例子是有的。

秦末,南海郡尉赵佗建立南越国,国土不但包括今天中国境内地区,还包括越南北部与中部。

西汉初年,燕国人卫满建立卫满朝鲜,领土包括今东北部分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中部。

公元1769年,华人郑信建立泰国吞武里王朝。

史料记载,刘备入主益州后,在兵力捉襟见肘的困难情况下,依然设立庲降都督一职管控南中,由邓方出任首任都督:

《华阳国志》:建安十九年,刘先主定蜀,遣安远将军、南郡邓方,以朱提太守、庲降都督治南昌县。

邓方所管控的南中,就包括今日的缅甸北部。

刘备在汉中之战这个最为困难的时期,依然在后方驻有李严统领的5000军队对南蛮进行威慑,李严在此期间还击败了前来骚扰的夷王高定:

又越巂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 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

以刘备对南中这样偏远地区的热情与坚持来看,刘备是一个怀有极大开疆拓土雄心的君主。

结合刘备本人的作风以及历史上中国古人在东南亚地区的开拓史,个人认为,如果刘备夺取了交州,那么下一步很可能会继续向东南亚其他地区进军,占领东南亚大片土地,并在此称帝建国。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刘备没有得到诸葛亮,那么历史上可能就不会出现“季汉帝国”,而是会出现刘备建立的领土包括交州以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的一个帝国。

当然,既然历史上刘备最终选择了隆中对,就足以说明隆中对才是当时最适合刘备集团发展的优秀战略。

所以如果刘备真的建立了我猜想的这个帝国,那么他应该会比历史上的季汉弱,国祚也会比历史上的季汉短吧。

不过不管怎么样,如果刘备真的有我猜想的这个计划,并且去履行的话,那一定会是另一个伟大的传奇。






蚂蚁传统文化


会不会有三国鼎立还是另一回事,决定成败的是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


多半是英雄末路。

自刘备桃园三结义开始,就过着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刘备的逃亡路线。

自公元190年任平原太守――公元191年和公孙瓒在北平呆了一阵子――公元194年救援陶谦,暂居小沛――公元200年被曹操回马打败,刘关张土崩瓦解――在汝南带了一阵子又被曹操打爆――目前,公元207年,暂居新野,依附刘表

不难看出,刘备除了跑,真的是没什么战绩,甚可以说刘备当时还有一个神奇的外号老大杀手,只要他跟随的,必须死,公孙瓒、陶谦、袁绍、刘表全都被灭。刘备这个人有大志向,也有关于张飞赵云这样的将才,只是没有一个可以出谋划策的谋士,如果刘备没有遇到诸葛亮,应该会有以下几个结局。

一.归顺曹操

刘备在新野打过两次胜仗,一次是徐庶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一次就是诸葛亮火烧博望坡,也是阻击曹操追杀最有力的一次回击,如果刘备没有请到诸葛亮,那么曹操第二次进攻 必定可以打败刘备,刘备就不会有机会渡过江水,更别提有什么长坂坡摔阿斗的传奇演技了。刘备也曾归顺曹操一阵子,就是打吕布的时候,不过我分析曹操不会杀刘备,可以参考司马懿的隐忍故事,刘备演戏也是蛮厉害的,没准还能翻出一些浪花。

二.取刘表自立

还有这种可能,但是可能性有些小。刘备也有可能提前离开新野,当时刘表手下的蔡氏一党痛恨刘备,若不是刘备的误主的卢飞马渡江,刘备恐怕已经遭遇蔡瑁毒手。而以伊籍等人为代表的一些荆襄士族非常支持刘备,刘表也曾向刘备表达过接任的意愿,只不过我觉得刘备是在学习陶谦三让徐州的谦虚吧,诸葛亮在的时候也再三劝刘备取刘表而代之,如果诸葛亮不在,刘备自然不会想到三分天下,但也许狗急跳墙,会取刘表而代之,只要平衡各大士族的压迫,完全可以坐稳荆州,此时曹操虽然大军压境,但是荆州军备完全可以抵挡,到时候联合孙权,完全可能提前开战,只不过战场会拉到襄阳之前,到时候结局怎么样,不太好预测,不过我觉得大概率曹操会败走,因为曹操完全的北方陆军,跟两波水军完全没得打。

三.漂流益州

刘备入蜀的时候,益州也是两派分立,有以法正为首的亲刘派,还有以张任为主的反刘派,如果刘备没有诸葛亮的辅助,而又没有成功占领荆州,侥幸逃脱,恐怕是会流落益州一代,刘璋懦弱无能,刘备此时的路还是之前颠沛流离的路子,但是名气在那呢,加上有点演技,一定能跟刘璋那混点名堂,如果此时暗中运作,也不好说是不是可以成为西川之主。

总的来说 ,刘备如果没有了诸葛亮,大方针还是没有,手下虽有强将,却不能好好利用,按照历史的正常走向,刘备年近半百却开始了事业蓬勃发展,但是没有了诸葛亮,这一切都成为了空谈。无论是三种中的哪一种,终不过是会含恨收场,一代英雄,就此落幕,悲兮叹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