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環:追求為人師表的成功與快樂

1993年,畢業於淮北煤炭師範學院的王銀環帶著青澀、帶著夢想和信念到了位於澮河之濱的學校——宿州市祁縣中學,開始了她的教師生涯。她把如火的激情灑在三尺講臺,二十多年如一日嘔心瀝血,詮釋著無悔人生,她用愛心呵護學生,用真情放飛希望,用黑板傳遞真理,用粉筆描繪理想,她在平凡的崗位上追求著為人師表的成功與快樂。她用生命的一點一滴兌現著對教育事業的莊嚴承諾。

王銀環是歷史教師,她擔任班主任的同時還兼帶四個畢業班的歷史教學。她長期觀閱《中學歷史教學》、《歷史教學問題》等雜誌,大量翻閱了《中學歷史研究》和《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等權威刊物,工作之餘寫了大量的工作札記,抓住各種機會到各校拜師學藝,博採眾家之長。紮實的教學功底和點石成金的教學技藝使王銀環成了歷史學科的教學骨幹,也成了講臺上最美的風景。她所帶的班在學校舉行的各類考試中成績一直年級第一。

最美的“媽媽”

小圓(化名)的父親殘疾、母親因打工摔傷,家裡欠債幾十萬元,小圓除了要乾田裡的農活,還要照顧摔傷的媽媽、年幼的弟弟和年邁的奶奶,家庭的重擔全落在他一個人身上。他每天悶悶不樂,無心學習,常常一人躲在角落裡暗自流淚。

王銀環知道後,多次找他談心,並多次家訪,用各種方式安慰他、鼓勵他,給他講逆境出人才的道理,並幫他申請國家資助和校內資助,使小圓重新樹立起生活、學習的信心和勇氣,成績很快就提了上來。和小圓類似的還有小宇(化名)等學生。被王銀環帶過的學生身同感受王老師就像自己的媽媽一樣。

最堅強的“戰士”

由於多年勞累,2015年5月,她的腿站不起來了,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切除了右膝半月板。

住院期間,王老師忘不掉的是她的學生,時常跟學生聯繫,詢問他們學習、生活情況。腿病還未痊癒,她就急著回到學校,怕影響學生的高考情緒,最終把2015屆的王想等三十餘名學生送進了高等學府。2016年初,王銀環由於左髖關節發育不良造成股骨頭壞死,4月住進了北京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當聽醫生說如果手術需要長期修養時,她沉不住氣了,不顧家人勸阻,買了返程車票回家了。一瘸一拐地走進課堂,至今她的腿病時常發作,上課站久了會鑽心的疼。對王銀環來說,最痛苦的莫過於上下樓與課間操了,每爬一層樓梯,她都要扶著欄杆休息好長一會,然後再上一層,即使如此,她仍堅持每次跑操必到,這一情景成了該校最美的一道風景。她不願因為病痛耽誤學生一節課,仍在教學一線辛勤地工作著、奉獻著。

最美的教師

源於對教師職業的無限熱愛、對崇高理想的勇敢追求,王銀環耕耘三尺講臺,一路走來,路途並不平坦,甚至有淚水、有傷痛,但她仍能快樂面對,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享受著一路風景,收穫著一路陽光。她是該校“教學能手”,數次被評為學校和鎮優秀教師、“三八紅旗手”,2004年被評為埇橋區優秀教師,2018年被評為宿州市“最美教師”。所在班於2015年被評為宿州市“先進班集體”。

她頑強、樂觀、真誠,無論對誰總是那樣真誠,總是那樣熱心。是的,她的開朗、樂觀感染著她身邊的每一位同事;她的真誠、熱心迎來的是同事對她由衷地讚佩。每當同事有困難,她總能及時出現,用真心與熱情幫同事渡過難關。

□本組稿件由本報記者三水、趙健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