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腌制的咸鸭蛋,是童年关于秋天最美的记忆

人间最美是丰收

又是一年秋天,又是一年收获的季节,经过盛夏的阳光孕育,鱼蟹肥美,稻谷飘香,来自大地的丰收喜悦,汇成一片欢腾的海洋。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是毛主席的豪情;“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稼轩居士的逸趣;而对于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来说,丰收的喜悦藏在妈妈的电话里:宁宁呀,家里的小龙虾现在正肥,你什么时候和姐姐一起回来一趟,我给你们弄小龙虾吃,再搞几斤弄好的小龙虾带回长沙吃。

当时工作正忙,抽不出时间回家,只能很遗憾的错过了小龙虾最肥美的季节,不过为了让我和老姐能一饱口福,老妈特地留了一些小龙虾养着不卖,等待我俩国庆回家做了吃。

工作是忙碌的,有时深夜下班,一个人走在寂静的路上,看着路灯将影子拉得很长,也会觉得疲惫;但我同样坚信,通往终点的路,是有点苦,是有点重,是有点累,可努力不会白费,今天用汗水撒下的种子,正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地生根发芽。

就像家里养小龙虾一样,为了能收获肥美的小龙虾,需要做好亲虾消毒,需要注意水质调节、水草管护、鱼虾混养比例等细节,需要每天多次搬运喂饲料;而在小龙虾卖虾时,为了保证新鲜,还需要天没亮就去捕捞,听老妈说,之前由于缺少人手,舅舅每天都要凌晨两三点去虾湖捕捞小龙虾,然后一个人运到市场去贩卖,那一阵子,舅舅消瘦了很多,看着就让人心疼。

人间最美是丰收,每一份丰收的喜悦,都来自于辛勤的付出。

而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丰收,更是凝结起中华文明的澎湃力量,人们只有吃饱了才能发展其它各项事业。古人常说“社稷”,其中“社”是土地神,“稷”代指谷神,“社稷”即土地与粮食。后世常言“江山社稷”,正是把社稷作为了一个国家安定的根本。

处处秋色好,家家庆丰年。九月的人间是金黄色的,田野果园、庭院内外,处处金黄火红、美丽动人,农民一年的辛勤耕耘,在这一刻得到了最美好的回报。

记忆中,关于秋天,关于丰收,最美味的食物是奶奶亲手腌制的咸鸭蛋,虽不是汪曾祺先生笔下的高邮咸蛋,但其中滋味,却让人回味无穷。将洗净的咸鸭蛋和大锅饭一起煮,煮好的咸鸭蛋,白色的蛋壳一端会有一圈透亮的空隙,小孩子有讲究,顺着这个角往桌子上轻轻一磕,用筷子戳个洞,那亮晶晶的红色蛋油滋溜冒出来,用舌尖轻轻一舔,嘴里油香四溢,扒上一口白米饭,越吃越香。

离家多年,好久没有吃奶奶腌的咸鸭蛋了,可儿时吃咸鸭蛋的那些记忆却宛如就在昨日。和咸鸭蛋一起印象深刻的还有筛稻谷用的木风车,当稻谷被反复晾晒干之后,就被送进风车里,去经历其生命旅程中的一次重要挑选。

我家是没有木风车的,每次要筛稻谷,都是爷爷带着我去村里有木风车的人家,错过人家筛稻谷的时间借过来。那时的我,看着村里的叔伯们和爷爷一起抬着木风车来到我家的打谷坪,心里总是十分欢喜,摇风车可是孩子们在丰收时最爱的活动了。

不过,摇风车是一门技术活儿,小孩子掌握不好力度,要么不能把瘪谷带走,要么就把好稻谷吹跑。这时,大人总是笑骂一声,大手一挥,把孩子们赶走,吱吱呀呀地扬起了稻谷。

而这个时候,便是孩子们的时间了,那时的村庄是很少有围墙围栏之类东西的,孩子们穿门过户,呼朋引伴,拿着扁担、谷耙,在空出的坪地上打闹,在谷堆间捉迷藏,在风车的风口旁窜来窜去,欢声笑语充满整个村庄,随着晚风和炊烟,飘向远方。

时光渐远,年岁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大米精细加工及各种各样机械化的创新,已经将木风车这种传统工具淘汰,在留恋旧时光温度的同时,更欣喜于农村的高速发展。

小丰收汇聚大理想,小乡村映照大中国!趁着时光正好,微风不燥,走,到乡下去看看,感受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