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在外漂泊的人,都有一个不得不回家的理由


前几天收到在省外的几位朋友陆续发来的信息,说是春节回来要聚一聚,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一些兴奋,以及难以掩饰的激动,我能见她们了,我也终于能够见到久违的她们了。

张某说,她在北京:住着不属于自己的小房子,吃着简单仓促的三餐,呼吸着夹杂着雾霾的空气,挤着高峰期人潮拥挤的地铁线,从六环赶到二环上班······

平时已经很忙了,过年再忙我们也要回家。哪怕不远千里。

小段说:从小到大,25年,我从没有在外面过年。我每年都必须回家,无论多晚,我想尽快回来家乡这边安家,我想争取以后更多的节日陪在家人的身边。

回家的路最漫长,春节的车票涨价很厉害,但是买回家的票从来不犹豫,只要能回家,多贵都没关系。

有人会想:路程那么远?票那么贵?回家时间那么短?算了,在外面过年好了。

可是,你是否知道父母提前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就开始操劳着过年,腌肉,各种口味,整天忙着大扫除,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提前晒好长久不盖的棉被,洗好你的拖鞋,甚至买了你喜欢的沐浴露,洗发水。

如果你不回家,你爸妈会念叨一整年,团圆饭也吃的没劲了,会想自己的孩子肯定在外面特别辛苦,肯定更加舍不得花钱了。

很多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自己的父母一次,那就是过年,从考完试准备寒假就期盼着过年,他们盼望着过年,并不仅仅是过年的糖果和新衣,更重要的终于可以见到自己爸妈了。

每一个在外漂泊的人,都有一个不得不回家的理由。

等待我们的父母,或者盼望回家的孩子,有需要通过春节去联络的感情,有那些落叶归根的归宿感。

所有关于家的定义,都会牵动我们放下外面世界的繁华,义无反顾的回家。

我们心中有爱,渴望温暖,所以我们愿意折腾。

外面世界太喧嚣,太浮躁,只有家,能够让我忘记工作的琐碎、烦恼、压力、让我们忘记人事的复杂,我们心甘情愿的抖落所有灰尘。

尽管我已经在昆明安家,尽管这个城市带给我很多便捷,但是,我都要回家。

因为家,是我们永远心灵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