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茄子春早熟栽培,科学种植收益高,想学习的、看过来!

大棚茄子春早熟栽培技术

摘要:为了提高大棚茄子种植水平,需要技术人员深入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探索,以此才能提高大棚茄子种植产量,希望有效分析,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1、品种选择

要选用耐寒性较强,抗病,早熟,坐果多,果实生长快,适合当地食用习惯的优良品种。

2、培育壮苗

茄子早熟成败的关键是育苗。适龄壮苗标准应为8~9片真叶,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茎粗壮,节间短,根系发达完整,株高不超过20厘米,80%花蕾长出待开。并且幼苗已经充分锻炼,缓苗快,可不间断地生长而获得早熟。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2.1 备好温床

茄子生长慢,生育周期长,早熟栽培一般宜育大苗。因此,最好用日光温室温床育苗,床温须18℃左右才可播种。

床土可选用60%肥沃菜园土和40%各种腐熟有机肥配制,为促进幼苗生长,可在每立方米培养土中加入过磷酸钙2千克,堆沤腐熟后备用。增施磷肥,可提早花芽分化,降低着花节位,增加花数,提高坐果率。

2.2 浸种催芽

用50~55℃温水浸拌种子,待水温达30℃时停止搅拌,室温下浸种6~12小时,捞出催芽。用湿纱布包起放在每天8小时30℃,16小时20℃的变温条件下处理,注意用20~30℃温水投洗,且置于暗处,5~6天即露出胚根,播前将芽放在12℃下2小时低温锻炼。

2.3 适期播种

茄子早熟品种苗龄75~78天,附加低温炼苗一周,约需80~90天,4月上旬后方可定植,1月中下旬播种即可。棚室栽培每亩用种50克左右,直播于苗盘或苗床,苗床应预先灌足底水,水渗后,撒播种子,盖1厘米湿土。

2.4 大苗分栽

茄子宜三叶一心大苗移植,缓苗快,生长好。由于茄子根系分枝较少,根木栓化快,最好带钵分苗,以利定植后缓苗。分苗应在晴天中午外界气温10℃以上时进行,分苗前床土和苗钵均应提前扣膜升温,起苗时务必保持根系带土完整,争取在日落前1~2小时分苗完毕,扣膜盖草帘保温。

2.5 增温保温

茄子育苗主要是温度管理,应增温保温。出苗前,大棚增温,保持 28~32℃,地温 20~25℃,可小通风,或电热温床昼停夜开,控制幼苗徒长,幼苗3~4片真叶时,可逐渐加大通风,交错变换通风口,达到覆盖物撤掉后叶片不凋萎,即可分苗;分苗后白天25~30℃,夜间20℃左右,促进缓苗;缓苗后,昼温保持25℃左右,夜温15℃;定植前一周,放风锻炼至最大量,直到白天薄膜撤揭幼苗仍不萎蔫,即可定植。

3、定植

茄子宜选肥沃,保水保肥强,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解冻后深翻整地,亩施有机肥6 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定植前7~10天作畦。以畦宽50厘米,沟宽40厘米,高15~20厘米的小高畦,定植行株距50厘米×24厘米,每亩5000株左右,当10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定植。定植时灌足定植水,水渗后栽苗,盖土。

3.1 温度调节

生育期适温24~30℃。定植后密闭保温不放风,早晚要盖草帘防寒,白天 28~35℃,夜间 20~22℃较宜;缓苗后不浇缓苗水,过3~4天中耕蹲苗;开花坐果期昼温25~30℃,夜温15℃左右,上午温度升至26℃即开始放风,下午温度降至25℃时停止放风。

3.2 肥水管理

茄子对肥水要求较高,整个生育期都要充足的肥水供应。每亩施硫酸铵25~30千克或尿素15千克,以后每周浇水一次,门茄采收前追肥一次,门茄采收后至盛果期,可结合灌水追肥3~4次,化肥、粪稀交替使用最佳。

3.3 植株调整

茄子定植时已现蕾,缓苗后即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步阶段,栽培管理的重点是协调秧果关系。适时摘心是早熟丰产的关键,一般在四面斗茄子瞪眼期以后摘心,同时拔掉1/4植株;其次摘除多余侧枝。

由于茄子前期分枝坐果比较规律,当植株出现第三次分枝后,应保留8个坐果枝条,其余侧枝全部除去,以利通风透光,提高坐果率;为保证门茄产量,在开花前一天用30~40毫克/千克2.4-D涂抹花柄,可提高坐果率,以利早熟

3.4 适时采收:定植后50天左右开始采收,特别是门茄要及早采收,以利对茄及以后的茄子生长。适时采收,即可提高品质,又可增加收益。

4、总结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