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的古代兵器,有人说它是木棒,有人说它是精致的车战利器

“殳”是古代一种兵器,从甲骨文字形看,形似一个长柄的大锤,被一只手握着。古代士兵把“殳”作为手持的兵器,在战场上与敌人搏斗死战。《说文解字》写成“杸”,表示是木制的武器。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这个木制的长柄头部上加了金属配件,也还叫作“殳”。古代作战的时候不只有步兵,还有车兵,不管是步兵还是车兵,都会用“殳”作为武器。

究竟什么是殳?感觉没有一件武器有“殳”这么扑朔迷离的。殳,指的是长一丈二尺,无刃的古兵器。其实大致可以知道:“殳”属于杖类兵器,用竹或木制作。长一丈二尺没错,但重点是在这根杖的杖头部分被削成八棱有尖头的样子,所以最早的殳不用在顶端安装金属的刃器。这么看下来“殳”大致就可以理解为竹棍或是木棒一类了。



“殳”或许是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早就有的狩猎或劳动工具,后来又发生了演变出现不同的形态,所以会让人觉得扑朔迷离。竹或木是很容易取材的,被用来制作成工具是很自然的选择。杖类这种棍或棒等形态的工具会因为形制简单及制作方便,又有一定的应用效果,也很容易就被发现它的特点和优势,因此被广泛使用。

在新石器时代工具多由木、石、骨类制成。在应用过程中发现把木或竹棒削成多棱形会在手里握得更结实。而木杖或是竹棒一头削尖,使用效果更佳。进入青铜时代,军队中最低等的士兵仍然在使用木棒作为武器。随着时代的进步,“殳”就演变成为在长长的木柄上加上了三棱形的金属锥状物,这是青铜时代的特征体现,也让“殳”威力大增。殳不仅用于步战,在车战中也成为很有杀伤力的长兵器。



《诗经》的“国风”中有“卫风”,里有一首诗的名字叫《伯兮》。“伯”,是当时女子对自己丈夫的一种称呼。这是一首思妇诗,就是一个留守女士思念自己的丈夫所表达的心声。

这首诗里用女子的口吻描述自己的丈夫时说“伯兮朅[qiè]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意思是说,我的丈夫是个很威武的人,是诸侯国的杰出人才。既然是“卫风”,应该就是指卫国的杰出人才。那么他为什么不在家呢?他手拿着武器,作为先锋部队的一员为周王出征去了。

诗中的“伯”拿的武器就是“殳”。诗中思妇把自己的丈夫想象成诸侯国的杰出人才,承担着为周王征伐的重要使命,其实应该只是她一厢情愿的想象。如果真是有级别的军官或是重要的人物会有很精美的青铜兵器,不会只拿个木头棒子。《诗经》里的诗所写的年代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这一时期不但有青铜兵器,而且种类不少,制作精良,比如青铜戈、青铜短剑、青铜钺等。



在周代的礼仪中王朝如果有征战,作为诸侯国有义务派出军队支持周王。诗里的“伯”就是作为诸侯国军队的士兵被派去支持王的征战。

春秋时期有个小诸侯国叫“莒国”,它的地理位置在现在山东莒县一带。这个小小的莒国的国君叫庚舆,这个庚舆是个很暴虐的人。庚舆非常喜欢铸剑,每次铸好一柄剑,他一定要用活人来试一试这把剑是否锋利,因此国人都非常怨恨他。

不仅如此庚舆做了国君之后不肯和相邻的国家搞好关系,想和势力强大的齐国断交。国君这种行为让莒国的大夫一个叫“乌存”的人非常不满意。庚舆原本暴虐,和齐国断交背盟又可能会触怒齐国,这样对于莒国非常不利,于是乌存决定除掉这个给莒国惹祸的国君。



庚舆知道乌存要杀他,非常害怕,就想逃出莒国。在出逃时听说乌存拿着“殳”站在路边,庚舆就觉得乌存是在等着要伏击他,等他路过的时候就会杀了他,于是心里很害怕。另一个莒国大夫对庚舆说:你尽管过去,乌存不会把你怎么样。乌存本来就是以力气大闻名的,何必还要靠杀你来证明自己的声名呢?于是庚舆逃到了鲁国去了。

想像一下乌存手里拿着又粗又长的木头棒子站在路边杀气腾腾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