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提分技012:如何刻画人物生动、形象?动作描写


【师姐指路】

提分点要:上课死气沉沉照本宣科,你愿意听吗?声调还是那个声调,还是那么目不斜视的“埋头苦读”,这样的老师上课愿意听吗?不愿意,是呀,写作文也一样,如果总是在那里自说自话,一副做检讨、做报告的样子,没人看,是应试作文不得不看,也就看心情随便给你个分数,想必,你也没那个底气去查作文分数。那么,如何将人物写得生动、形象呢?让所写人物像打了鸡血一样,手舞足蹈,当然,这有点夸张,这里的意思是说,你只要把握好“动作描写”这个关键环节,那么,人物自然就散发出一股吸引人的魅力,你笔下的人物“活”了,跃然纸上。

再说一句:说动作,并非是单纯的“动作”,还可以捕捉人物瞬间的神态等,将那些“表情包”放大,增强了人物的吸附力。

【范文快递】

戏说“大炮”

若论起本班核心人物,非“大炮”莫属。此人原名樊润昱,因其长得虎背熊腰,说话洪亮如同炮响,故招来“大炮”之美誉。

每节课前,我们总能一睹“大炮”风采:

某年某月某日,上课前秩序异常混乱,身为班长的“大炮”便纵身起跳,跳过桌子,飞奔至讲台上,双臂叉开,两手放在讲桌的左右边缘,身体呈60度弯曲,张口吼道:“你们这是怎么了?――疯了?!”看到班长宛如擎天柱般站立于讲台之上,说话的同学大多立即闭上了嘴巴,但仍有一位不怕死的仁兄继续唇枪舌剑、兴风作浪。“大炮”当即走到他面前,张口就是一顿江河决堤般的训斥。那一刻,如同九级地震袭击了初二六班!再看看刚才那位作怪的仁兄,被大炮的口水搞得晕头转向,几乎失去知觉!过后有人作诗道,“疑是银河落九天,原是‘大炮’在攻击”。 此为“大炮”的独门秘籍,非常人所能及也。只因害怕“大炮”狂风暴雨的洗礼,那些懒于学习乐于捣蛋的同学也就收敛了很多,我们才有了不错的学习环境。

非同寻常的还有“大炮”的歌声。

某日音乐课上,大炮因忘带课本而被音乐老师点名批评,并要求他下次课前为我们唱所学的歌。第二次音乐课,音乐老师尚未进入教室,“大炮”在我们的再三邀请下,才忸忸怩怩如小姑娘般走上讲台。他瞅着天花板凝思好一会儿,像是在想该唱什么歌,而后一摆头,痛下决心般扯开了嗓子――竟是杀猪般的一字一顿地嚎叫!绝大多数同学神情痛苦而悲壮地捂住了耳朵,可“大炮”呢,却已进入忘我之境界。待他唱完走下讲台,站在教室门口的音乐老师一脸无奈地摇头道:“不会唱歌就算了,也没必要像读文言文那般装模作样。”

我的天呀,教室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同学们个个笑得东倒西歪,“大炮”呢,红着脸低下了他那高贵的头颅,也彻底结束了他的音乐生涯。

正因为有班长“大炮”纪律管理上的“独裁”,我们班才不会偏离正常的学习轨道;也正是因为“大炮”的直率与幽默,我们才会每天笑口常开。

快乐的“大炮”,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快乐!

一句酷评:文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及性格特点,亦庄亦谐,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成功地刻画出了“大炮”这一可爱的人物形象。

【素材故事】

曹植七步成诗,还有一位五步成诗,你知道吗?

当初你是不是惊叹于曹植的七步成诗?是呀,太佩服了,要叫咱们七步成诗,怕我们站那里,半天也不敢走一步。但今天还要跟你说一个更厉害的,五步成诗的人,他是谁?据说唐代开元年间,江南有一个叫史青的人,艺高人胆大,他曾经向唐玄宗上书自荐说:“子建七步,尚为迟涩,臣请五步成之。”玄宗就在这年除夕召见他,并以“除夕”为题命他成诗,他听了,略一沉思,吟道: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衰。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他就是江南人,史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