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不好好听课,老师告知家长孩子有多动症

近日,有一位学生家长向小编反映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原来,张师傅的儿子在本市的一所小学读三年级,他说自己的儿子以前学习成绩都不错,可是自从进入小学三年级就读以后,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了。经过和班主任老师,以及别的任课教师沟通后才了解到,孩子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和邻桌的前后同学说话,并且爱做小动作,不好好听课,当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后,也第一时间的批评和教育了孩子,但仍然我行我素,上课时的小动作不断,很难集中精力听课,完成作业。当说完孩子在学校的这些日常表现后,老师还补充地说了一句话:“是不是你家的孩子患有多动症啊?建议你还是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吧!”。

听完老师的话,张师傅好像被雷击中了一样,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了。他更不清楚什么是多动症?难道孩子真的病了吗?他在心里反复地问自己,但又疑神疑鬼的在嘴里念叨着,“为什么孩子以前好好的呢?”,“怎么说病就病了呢?”,从学校出来以后,他第一时间的给爱人打电话,告诉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商量着什么时候带孩子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他的媳妇说,这不可能,难道上课爱做小动作,不好好听课就是多动症吗?老师肯定是胡说了,毕竟她不是医生。

为了对孩子负责,他们夫妻两人还是决定带孩子去医院看一下,经过医生的确诊后,孩子并不是老师说的多动症,可能是孩子比较活泼,喜欢表现自己造成的,至于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的问题,医生告诉他们平时在游戏中,比如下象棋、围棋,在休闲和娱乐中多去培养孩子的专注度,培养孩子的一些个人兴趣,时间长了,孩子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就能集中起来了。通过这件事情,小编呼吁一些学校老师不要轻易地给孩子下定论,尤其是通过表象得出的结论往往都是不靠谱的,更重要的是会给孩子或者家长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