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高级的爱,也是爱的最高境界

昨晚,依旧早早上床,打坐。女儿爬过来,把头整在我盘着的腿上。我缓慢又轻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她的脸和身体。我喜欢这种接触和互动,无比的亲密,也无比的放松。不久,她便身体一翻,趴在床的一侧睡去。很快,手上拿着的纸飞机便掉在了地上。我知道,她已熟睡,其实也可以称得上秒睡。成年人,秒睡,谈何容易,我不禁羡慕起她来。

我依旧盘腿坐着,我头脑中各种念头,各种事情,也依旧来来又去去。对于此,我全然接纳,并不去懊恼和纠缠。我想,任何的念头都是自由的,也是被允许的,更是被接纳的。

我想起,临上床前,我去给女儿倒水喝,看见先生在那儿玩着手机,我有点想说,“别玩那么久,早点休息,熬夜伤身体”,可是我又忍住了,因为我不想去干涉,也不想去控制,我甚至想过要刻意练习自己的无所谓,不为所动。因为,我发现了一个事实。每个人的改变,并不是因为身边的人唠叨和嘱咐的功劳,而是一份内在的自醒和觉察。换言之,每一个人改变的力量来自于自己本身,而非外部环境和他人。有时,我们会因为某个人而渴望改变,那也是因为爱情或亲情,个体内在有份想要改变的发心,而不是被人要求改变所能成功的事情。


内心的渴望,是自我改变的力量

基于这个体验和感受,我放弃了去唠叨和啰嗦,哪怕是一句话而已。因为,但凡我不觉察到这个点,这句话,它虽然当下是一句话,如果放在一天的时间里,它会是被重复多次的那一句话。每当我看见他拿着手机时,都想关心、叮嘱一下。于是,就变成了唠叨,啰嗦。我其实内心是非常讨厌啰嗦的。我既不喜欢被人唠叨,更不喜欢唠叨别人。

其实,仅仅是唠叨,也不至于伤害人们的情感。但问题的关健是,人们往往多次重复一种语言后,难免会生厌烦,于是就会不自觉的产生情绪,如抱怨、责备、恼怒等。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方不重视我们的话,也觉得对方没有按我们的意愿行事。那颗打着爱的旗帜,背后载着满满的控制欲的心,便不再安分了。

我们总认为孩子要听我的,因为我爱他,我是为他好;可是我们从来不去关照自己爱的方式是否恰当和易于被人接受;我们总以为爱人需要按我们认为的好的方式生活和作息,因为我关心他,我也是为他好;可是我们忘记了,每个成年人都是如此的自负,都有自己认为好的生活方式,彼此又是如此的独立和个性化;甚至于,我们还会对父母有要求和期盼;我们认为他们有诸多需要改变的不良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我们打着爱的名义,不自觉的想要改变和控制我们的父母,好像是因为关心,因为爱,因为孝顺。好像,全世界的人,最好都听我的,都按照我的意思来做,如此他们便会更好,反之,我也管不了,我也无能为力了。

可是,我们忘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只需要对自己负责。

我们没有必要给自己身上载入这么多责任与重担。自己的问题都没解决好,还整天估摸合计着别人的事。更何况,我认为的好,不一定是他喜欢的轻松和舒服;我认为的好,不一定是他追求的目标;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期待,而他的期待,未必合我的心意和追求。所以,为何不给人自由,给人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呢?


爱的不同,便是爱的合奏

允许,每个人按照自己独立又个性的方式成长和体验。这是每一个的权利,不是我特有的专利。如果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独立自主的权利,我们不再享受干涉和控制,评判和指责他人生活的权利,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我想,一定是和谐、尊重、自由和轻松的状态。于是,在关系里,其实我们真的需要把每个人都当客人对待。这其实是正确的,也是合理的。除了我自己是主人翁以外,我之外的其他所有人都应该是客人。这是事实,难道不是吗?

如此,我们便可放下控制,放下要求,放下“爱”,放下索取。因为,我们身边的人,各各都是客人,有好多还是贵宾呢。我们想想,我们是如何在物质上招待客人,在心理上满足客人的,然后,便可学会如何与关系里的人友好相处了。

接纳,别人的慢半拍和后觉悟、后成长,也接纳自己的领先一步。就如同开花、结果有先有后,花期有长有短一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成长周期、甚至生命轨迹,这会像流水线上生产的商品那般一模一样吗?不能!生命是独一无二的,节奏、周期、轨迹、体验也会是与众不同的。如此,我们接纳自己的一切,也接纳别人的一切,相同的、不同的、甚至匪夷所思、惊愕不已的。只有不同的旋律,才会谱写出生命的华章。

如此,我们便可获得无限的自由。自由之下,必得自在和轻松,必有无限的创造性和可能性。每个人都将获得爱的能量和自由的力量。这必定是自主的,发自内心的,从内而外的。绝对不再是外部的压力和负担。

尊重,彼此的当下呈现和自然的状态。渴望被尊重,被理解,几乎是所有人的内在呼求。著名的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生命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被看见。”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看不见,而是我们不愿意看见,或者我们刻意屏蔽,特意忽视,直至无视。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是说我们只会把认知资源集中在特定的刺激或信息源上。也是说,我们通常只会关注我们想关注的,所认同的,而自动地过滤掉那些不符合我们认知,不想关注的信息。每个人都是如此,于是,便不难理解,不是我们看不见,只是我们不认同,不理解,便不想关注。于是我们会选择性的忽视,无视对方的感情和喜好,我们更加不能理解和包容关系里的他或她的各种当下的呈现或自然的状态。因为我的标准不允许,不接纳。

没有看见、理解,就不再有尊重的可能性和生存空间。尊重,是一种高级的爱!这种高礼遇的爱,一定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而等同或超越于爱本身的。所以,我们务必要撕下“爱”的伪装和面具,重新思考爱的定义和方式。先学会尊重,尊重生命本身的性质不同,尊重当下呈现出来的事实,也尊重每个生命卸下面具后最轻松、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它就是这样子的,你也依然能接受和允许吗?

试问自己,我可以吗?我愿意吗?如果不可以,如果不愿意,为何又如此期待被人贵宾一般的对待和接纳呢?所以,先学着从主人翁的姿态开始,先从自己的改变开始。因为自己的改变和行动,可能换不来同样的待遇,但却可练就一颗博大又博爱的胸怀。如此,世界待我如何,我都不为所动。因为我心里,念里都是,我将如何待人待世界,而非他人如何待我。

如此,便可释怀,便可自在。最后,我真的还是想要强调一下,绝对不是唠叨和啰嗦,打坐,是感受自己,连接自己的不二法门。


爱的体验,超越爱的行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