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野果,你认识吗?树型不高,非常适合庭院种植,好吃又好看

在几个月前,进山谷,为了找寻桃金娘老桩,无意间发现几株山小橘,那时它们正挂着一树含苞欲放的花蕾,枝头缀满细小如米粒般的白花。

九月的一天,跟朋友再度进入山谷,这次我没有明确的目的,隐隐的又想要找到那几株山小橘,走走停停间,竟忘了它的存在,心想着顺其自然吧,却又心有不甘。

有意或无意间来到它的身边,一抬头,满树花开,也有那淡淡水红色的小果,晶莹透亮,三五并头缀于枝头上,红白相映衬着暗绿,都不甚明艳,却是一派和谐淡雅。

虽然没有完全成熟,才熟了几粒,就已经太诱人了。果甚玲珑,目测直径一公分左右,未熟的小果呈深绿色,长满疙疙瘩瘩的油点,像满脸的小粉刺,哪些熟透后的果子却光滑起来,如绷紧的皮肤,果皮极薄,吹弹即破,看得见里面浆汁与脉络,最妙的是那色彩,素日里见惯各种橙、红的小果子,那份鲜艳让人心生警惕,担心毒性而不敢擅动,但山小橘的熟果却是水红色,它让人怦然,让人放下警戒大胆一试。

轻轻咬开果皮,果然是酸甜可口,当果汁进去味蕾,儿时的回忆也跟着漫上心头,就是这个味。但能食用的部分有限,少少的汁液,大大的种子,这是山小橘给传播者的微薄馈赠吧!七分诚意三分寒碜,不及细味就消失不见,可让人欢喜的东西,有时恰好就只需一点,识得其好又意犹未尽,不必贪恋。

立马招呼同伴过来,问他们认识这野果吗?都说不认识,我说,这树叫山小橘,为芸香科山小橘属植物,也有地方叫山小桔、酒饼木、山油柑、山金橘、山柑子,是一种带有特色香味的野果,小时候我们吃过很多,几十年过去,再也没吃过了,但是那味道一直没有忘记,没想到如今又在山上遇见了它,实在幸运,一串串童年趣事就随那晶莹剔透的果子漫了回忆。

每次听到山小橘的名字,亲切感油然而生,顾名思义,它就是长在山里的“小橘子”,虽说它不是柑橘属的,可也算是近亲了。虽说现在很多资料显示它的果子带点涩,可那会在我们的味蕾里是那么的甜,里面没有像橘子那样的果肉,薄薄的果实里面就是甜甜的果汁,还有一个小果核,就算如今水果那么丰富了,我仍觉得它的味道是无可挑剔的。

山小橘在野果中也算颇有名气的了,但它的名气并不是在于它的好吃,专家们才不会图一时口快呢!那是因为它在中药界里占有一席之地。

山小桔可是一味好药呢,以根或叶入药,味苦,性平。归肺、胃、肝经。功效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消积,散瘀消肿。多用于治疗感冒咳嗽,食滞纳呆,食积腹痛,疝气痛,跌打肿痛等症,叶子是民间常用于做药浴祛风解表,治疗感冒咳嗽的良药。

山小橘树型不高,非常适合庭院种植,也少病虫害,四季常绿,好吃又好看,是一种可供观赏、食用、药用的好树种。关于山小橘就介绍到这了,你认识了吗?这种野果,现在成熟了,不仅好吃,还祛痰止咳,理气消积,散瘀消肿,若你家乡有,别错过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