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大赢家":他的身家暴增两千亿,公司每秒进账10000美元

贝索斯(前排右一)

2020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家纷纷宅在家里,也使得许多线上业务得到快速增长,例如生鲜电商、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游戏行业。而在美国,数百万民众在购买生活必需品(卫生纸、食物、洗手液等)时,都转向了电商平台。

自3月份以来,亚马逊已经雇佣了超过10万名新仓库管理和配送员工。上周又宣布再新增7.5万名就业岗位,以应对订单数量的激增。截至4月22日,公司市值达到1.16万亿美元,仅次于微软和苹果。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身家达到1431亿美元,稳居全球首富宝座,领先第二名比尔·盖茨近400亿美元,相当于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近2倍。从去年底到现在,他的身家暴增28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26亿元),平均下来每天增加1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前妻麦肯齐·贝索斯的财富已增长至453亿美元,超过了马云、马化腾等中国富豪。

对于亚马逊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是最早开始经营电子商务的公司之一。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根据《2020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显示,亚马逊高居第一,品牌价值达到2207亿美元。

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贝索斯拒绝了英特尔、贝尔实验室提供的工作机会,选择加入一家小创业公司。此后他又换了很多工作,还成为一家基金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

有一次,贝索斯在浏览资讯时,看到一个数字"2300%",这是当时互联网使用人数每年的增长速度。他敏锐地意识到互联网的巨大潜力,于是毅然放弃稳定高薪工作开始创业。他在西雅图郊区租来的车库中,创建了亚马逊公司。以地球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作为公司名,不难看出其野心。

贝索斯在选择创业方向时,列出了20多种商品,通过排除法逐项淘汰,剩下了书籍和音乐制品,最终他选定先卖书籍。幸运的是,亚马逊上线仅三周,营业额就达1万美元。两年后,就成功在美国上市。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亚马逊的"飞轮理论":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供应商聚合在同一平台上,那么价格就越便宜。便宜的价格提升了消费体验,于是吸引更多消费者,并进一步引来供应商提供更多的商品、更低廉的价格。他们正是按照这个构想扩展业务,从书籍逐步延伸至CD、电影、电子产品等品类,从自营进化为平台。此外还创新性开辟了云计算业务,帮助企业节省成本。

去年,亚马逊实现营业收入28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8万亿元),同比增长20.45%。有分析师预测,今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可能达到730亿美元,相当于每秒进账1万美元。毫不夸张地说,贝索斯成为疫情下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