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为《隆中对》正名

我国历史上有三大对策即《汉中对》、《隆中对》、《邺中对》。《汉中对》和《邺中对》已逐步淡出人们视野,唯有《隆中对》己成为千古名对,在民间广为流传。另外还有一个《渭水对》,人们也很少谈起,但这里唯独没有《草庐对》,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隆中对》又名《草庐对》,只过是一个是以地名命名,一个以居住屋命名。现在有人要否认《隆中对》,说《隆中对》篡改《草庐对》,只有《草庐对》没有《隆中对》,说《隆中对》是假的等等。这两个对答到底如何,那就让我们来扒一扒《隆中对》和《草庐对》来看看他们的来龙去脉。

《隆中对》《草庐对》的发展过程。《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其作者是陈寿。《隆中对》的提法不是陈寿在《三国志》提出来的,而是后人加的,还有一种提法叫《草庐对》。有人说《隆中对》篡改了《草庐对》。经查在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没有《草庐对》这个篇名,因此,《草庐对》这篇文章不是陈寿命名的,而是清代文人张澍添加的。《隆中对》《草庐对》都是陈寿根据诸葛亮刘备“咨臣以当世之事”的对答整理出来的文章,不存在《隆中对》篡改《草庐对》的问题。

《 隆中对》早于《草庐对》这是不争的事实。据资料显示,南宋淳熙二年孙应时在他的《读士元传》中有“向来隆中语,荆益实素期。”这是最早用“隆中”为该对答的记载。

明万历年间杨时伟在《诸葛忠武书》说时伟按侯‘隆中语`,“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此可援而不可图”这里命名为“隆中语”。

清乾隆四年进士沈德潜诗《读三国志偶作》中云:“连吴拒魏隆中语,遗恨吞吴戚是雠。”

明末抗清名将张煌言将该对答命名为“隆中策”,他的诗《书怀》“圯上书传失绛灌,隆中策定起高光。”此后刘墉、李星元、汪中洋、李希圣等都在自己的诗里把对答定为“隆中策”。

道光年间文人黄达把对答定为“隆中略”,即“何人怀抱隆中略,出润苍生与尔同”。

可见早在南宋“隆中”就成为对答的名称,而“隆中对”一词最早明确记载就在明代。

明崇祯年间进士蒋灿诗《题杜少陵像》中有“抗志隆中对,饥驱蜀道难。”

此后《隆中对》一词就频繁使用。明末清初的顾复在《平生壮观》多次提到“诸葛武侯隆中对”,此后康熙年间吴升在《大观录》,刑部侍郎卞永誉在《式古堂书画汇考》,礼部侍郎高士其《江村销复录》都记载有“诸葛武侯隆中对”,清康熙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在《榕村语录》也称之为“隆中对”,清康熙礼部侍郎蔡世远在《古文雅正》将该对策单独成篇,並冠以“隆中对”之名。此后文人墨客写文记传均频繁使用“隆中对”。反观“草庐对”却很少有人使用这个篇名。清康熙年间南阳知府朱璘在《诸葛丞相集》定名为“草庐策对”。清嘉庆进士张澍在其所编的《诸葛武侯文集》中,将对答单独成篇,並冠以“草庐对”篇名,此后很少有人再用。如今南阳为争诸葛亮躬耕地,认为“草庐对”指的是南阳的草庐,故而重新使用“草庐对”。

《草庐对》到底是南阳卧龙岗的,还是襄阳古隆中的,我们再来看看史籍上怎么说的。《草庐对》单独成篇的作者张澍说卧龙岗……“草庐在其内”……。后又反驳说“隆中在襄阳西二十里,不在南阳郡也,此后附会之说,又以卧龙岗在南阳府,亦失之。”张澍在命名“草庐对”的同时,又否认了南阳宛县说,说明把《隆中对》改名《草庐对》与支持南阳宛县说无关。这恰恰说明了《隆中对》又名《草庐对》,不是南阳的“草庐对”。

综上可见,《隆中对》的脉络是隆中语→隆中策→隆中略→隆中对;《草庐对》是“草庐策对”→草庐对。“隆中对”比“草庐对”早500多年,请问怎么篡改?篡改谁的?“隆中对”和南阳的“草庐对”谁真谁假?岂不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