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六出祁山,只为了蜀汉政权的合法性?还有其他什么原因

蜀汉在三国中是国力最弱的势力,而曹魏是实力最强大的,并且蜀汉的地理位置是易守难攻的,适合偏安。以诸葛亮的见识和才智,他是不会看不到这一点的,那为什么要在地势很不利的情况下,以弱伐强,六出祁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

诸葛亮六出祁山,只为了蜀汉政权的合法性?还有其他什么原因

首先,刘备以汉朝皇叔身份称帝,国号是“汉”,刘备的谥号也是汉昭烈帝。魏不承认他这个政权而称其为“蜀”。蜀汉一直以自己为正统,曹魏为篡汉的国贼,如果不坚持对魏发动战争,而是只想着自保,偏安一隅,那么这个政权就失去了合法性。完成国家的统一是一个被奉为正统的政权必须要做到的政治目的。所以诸葛亮“六出祁山”,后面还有姜维“九伐中原”,这个是政治口号,必须要进行的。

第二,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说到“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是诸葛亮还没有出山时候就提出来的,可以说是他个人的政治抱负。蜀汉也是一直按照这个规划在执行。到了关羽败走麦城,失了荆州之后,实际上诸葛亮两路伐魏的战略思想已经不可能实现了,况且他提到的前提条件“天下有变”,也因为曹魏权力一直都是平稳过渡并没有出现。但是“汉室可兴”作为诸葛亮的个人理想、抱负,促使他要为这个目标而奋斗终身。

第三,诸葛亮一直都是自比管仲、乐毅,在他心中一定要做一番事业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抱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可以看出来,诸葛亮是想做一名青史留名的忠臣良相的,他自己也是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去做的。那么既然蜀汉为正统的政权,收复中原是他这个良相必须放在首要的任务。

诸葛亮六出祁山,只为了蜀汉政权的合法性?还有其他什么原因

第四,刘备取得益州之后,自己带来的人和益州原本的地方势力之间一直都有矛盾,而这个矛盾到刘备死的时候都没有解决。问题落在了诸葛亮身上,如果不采取战争来转移矛盾,那么蜀汉内部很可能出现内讧。诸葛亮也是在明知进取中原是在镜花水月的情况下,仍然穷兵黩武,举国之力数次出兵,也是缓解矛盾的一种方式。

第五,诸葛亮一直都是主张联合东吴政权的,如果他不坚持采取对曹魏攻势,那么东吴在强弱之间选择的话,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很有可能投靠曹魏,这样对蜀汉政权是致命的。实际上东吴内部很多人都主张和曹魏示好,诸葛亮必须要采取对魏坚决的讨伐态度,好争取东吴的支持,至少是保持中立,确保蜀汉不被两面攻击。

诸葛亮六出祁山,只为了蜀汉政权的合法性?还有其他什么原因

诸葛亮对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明知没有结果而六出祁山,除了是为了报答刘备、实现个人理想,最主要的是要通过攻伐中原来换得蜀汉政权的安稳和合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